武夷岩茶:大红袍魅力“六性”
日期:2011-10-29 浏览:539次 
武夷岩茶:大红袍魅力“六性”

武夷岩茶:大红袍魅力“六性”

大红袍母树

武夷山市人民^***副市长江书华   武夷岩茶(大红袍)以其神奇的丹霞地貌的生长环境,独特的制作技艺,深厚博大的文化底蕴,妙不可言的岩骨花香,引领着时尚茶饮潮流,展示着它茶王独具的魅力。

  

  魅力1: 生长环境的特殊性

  

  首先,武夷岩茶生长环境的气候好,常年云雾缭绕,湿度大,雨量适中,日照少,且多为“漫射光”或“散射光”。武夷岩茶多生长在丹山谷壑、岩凹、涧坑之间。其次是土壤好,武夷岩茶生长的土壤大部分介于烂石与砾壤之间,故此所产之茶具有岩骨花香之品质。第三是生态好,武夷岩茶绝大部分分布于丹山峡谷或沟隙之中,素有“盆栽式茶园”之说。

  

  魅力2: 制作技艺的独特性

  

  武夷岩茶(大红袍)采用传统制作技艺,是武夷茶农集体智慧的结晶。采摘-萎凋-做青-炒青-揉捻-烘焙-拣剔-归堆-复焙(炖火)是武夷岩茶传统制作技艺的主要工序。2006年“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目前正在申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魅力3: 文化底蕴的丰厚性

  

  一是历史渊源早,可追溯到汉代。二是名人佳士多,武夷岩茶一直就是历朝皇帝、达官显贵的饮品,也是文人墨客的钟爱。三是题材丰富广泛。四是形式多姿多彩。武夷文化从历朝历代皇帝品饮赞誉到文人墨客吟诗作画,再到民间斗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五是内容博大精深。关于武夷茶的诗词至少在200首以上,文赋在60篇以上,近、现代文章更是不计其数。六是誉满海内外,武夷茶早在明代就开始贸易流通海外。

  魅力4: 品牌建设的创新性

  一是品牌创建。2002年武夷岩茶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原产地域产品保护),2003年武夷山市获全国“文化艺术之乡”称号, 2008年“武夷山大红袍”证明商标被评为全省著名商标。二是品牌监管。2006年国家质检总局就制定了武夷岩茶(大红袍)强制性国家标准。市^***投入500多万元建立了武夷岩茶(大红袍)质量检测中心,对茶叶种植、生产、加工、销售全程进行质量监管。三是品牌营销。市委、市^***每年拿出500万元资金专项用于武夷岩茶的品牌宣传推广。

  魅力5: 品种培育的优质性

  大红袍位于众多珍贵名丛之首,现今“大红袍”有两种内涵。一是品种概念。无性繁殖的大红袍其品质保持了母树大红袍的独有品质和韵味。后来,武夷山市逐步扩大种植面积,现今达4万多亩。二是品牌概念。2005年武夷山市委、市^***决定整合武夷岩茶品牌资源,用“大红袍”品牌作为武夷岩茶品牌代表。

  魅力6: 岩骨花香的钟爱性

  品饮武夷岩茶(大红袍)的岩韵较精准的是晚清梁章钜在《归田贞记》中记载的“香、清、甘、活”。茶叶专家骆少君曾说“武夷岩茶一旦被消费者真正感悟之后,便会产生强烈的偏爱及无限的忠诚”。   主产茶叶

  武夷岩茶产于闽北“秀甲东南”的名山武夷,茶树生长在岩缝之中。武夷岩茶具有绿茶之清香,红茶之甘醇,是中国乌龙茶中之极品。

  武夷岩茶属半发酵茶,制作方法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其主要品种有“大红袍”“白鸡冠”“水仙”“乌龙”“肉桂”等。武夷岩茶品质独特,它未经窨花,茶汤却有浓郁的鲜花香,饮时甘甜可口 ,回味无穷。(江书华)

Tags: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网络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大红袍发展史 下一篇茶叶:“大红袍”是咋红的?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福鼎:第五轮铁观音月赛和岩茶月赛同场竞技
  由福鼎市茶业发展领导小组与本报联合主办的“福鼎白茶杯”暑期少儿茶艺大赛的报名和推广活动正在热...
老记大红袍京城首家旗舰级体验馆落户
“大红袍”早在唐宋时期就盛名远播,而今年张艺谋的印象山水系列作品《印象大红袍》的实景演出,更是为...
福建:大田成功培育四万株金观音茶苗(图)
七月十三日,大田县吴山乡茶农林乐居、林乐仕兄弟俩第二批四万株金观音茶苗经检验确认培育成功。林乐居...
《武夷茶文化》热播引发大红袍销量上升(图)
16日,武夷山市九龙窠茶厂工人在包装大红袍茶叶。随着央视《走遍中国——武夷茶文化》的热播,大红袍在...
深圳:巅峰体验母树大红袍
杯中茶汤澄黄清透杯香馥郁细腻开封干茶冲泡者小心虔诚数泡之后茶底条形均匀秀美  一泡好茶,对于茶友...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