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大红袍”
日期:2011-10-05 浏览:403次 
探访“大红袍”

  探访“大红袍”

  大红袍在武夷山腹地。进山的公路很平坦,只听得车外呼呼的风声,一面巨大的岩壁赫然在目。这时走来一位守茶人。问她是第几代守茶人?她不懂,她只知道这里曾经驻过解放军部队的一个排或一个班,现在是她夫妇俩。她请我们到亭榭里喝茶。茶是二代大红袍,水是山涧里汲取的活水。主人很歉意,说不能用真正的大红袍招待大家。据说这6棵茶树每年的产量只十几两,1992年春茶时节,武夷山举行过一次拍卖会,200克的大红袍,被人以15.68万元的高价买走,何其珍贵!看来她多虑了,我们原本看完就走,根本不知道此处还有茶喝。说话间,壶里的水早已泼泼地跳,佳茗入海,乌龙出宫,顿时清香四溢。经过跋涉,我早已气喘吁吁,双腿发颤,一杯好茶在手,真是胜过人生千百种享受。  看茶人说,武夷山不仅养育了大红袍,还养育了名丛数百,但大红袍被尊为茶王,自有其道理。她认为从云峰雾海、丹崖沙砾中生长的茶叶,才是上等好茶,大田种植的茶叶,离烟火太近,品质最次。这话值得玩味,武夷山脉萌生的茶树何止千万,除了大红袍,还有谁那么孤傲淡泊,铁了心栖身高崖?  喝完最后一盅茶,我们顺原路返回。两侧不断有茂竹修林奇峰雾岚扑面而来。逆向观景,恰好是山的阳面,给人另一番感受。由于光线格外充足,草木蓊郁,景丽色清,更能看出大红袍景区岩高而不危峙,景深而不狂野的特点。举目望去,春阳朗照,云丝缠绕,座座峰峦穿金戴银。高处摩肩接踵的丹崖裸胸袒背,龟痕处处,岩隙间寸土寸金,犹有老树著花,新竹吐翠。进山时伴随我们一路的涧流,这会儿又跌跌撞撞来到路旁,阳光一强,氤氲的水汽直扑上来,遮住了涧鸟扑棱的翅膀。哗哗的涧水溅一路浪花,逝者如斯,不舍昼夜。脚下的石板路,这会儿踩踏的人多了,变得湿漉难行。又经过那片连绵百亩、山满涧满的茶园。茶叶长势并不好,许是受大红袍的启发,要让它自然生长吧?此时干活的茶农陆续抵达,不时有采茶的姑娘发出朗朗的笑声。前边走来一头老牛,不小心一个趔趄,引得我心头一颤,为之捏着一把汗。  据介绍,大红袍景区范围很广,包括一条深幽迷离的山涧和众多的流泉飞瀑,甚至天心永乐禅寺和鹰咀岩、五象朝圣这两个景点,也在它的范围之内。游览这个景区,不能只看那6棵古茶树,否则难免高兴而来,败兴而归。工夫在诗外,只有读懂了整个景区,才算读懂大红袍。这让我想起有位名人说过的话:好茶如禅、如僧、如佛、如仙,须有天地间的精气神来供养。我们这些城里人,天天吃菜喝茶,菜嘛要求不高,大棚蔬菜足矣,茶却要好茶。和菜相比,我更喜欢茶,因为它离我的灵魂更近。五谷杂粮是我的肉身所需,而茶是用来滋养灵魂的。

Tags: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网络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武夷岩茶生产有了“机械手” 下一篇武夷山:昔日的“大红袍”已变味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大红袍传说
武夷山是乌龙茶故乡,而九龙窠的绝品茶--大红袍,则是顶着光环的圣物,是充满传奇色彩的奇茗。武夷茶被...
大红袍茶树品种顺利通过省级2012年的审定
大红袍茶树被誉为:'茶中之王'的大红袍茶树,生长于福建省武夷山九龙窠最后一窠岩脚下。大红袍茶之所以...
茶诗咏大红袍(四首)
茶诗咏大红袍(四首)一武夷名录世双遗,秀水灵山景色迷。更喜红袍生绝壁,茶中极品称神奇。二天生丽质...
探访茶马古道节的“前世今生”
普洱的“节”多,几乎每个县(区)都有了自己的“节”。2010年10月22日至24日,宁洱县也将举办首届“中...
大红袍泥|大红袍泥的练制过程
大红袍泥-紫砂壶大红袍泥,宜兴市洑东乡西面,在任途村与红卫村交介处小煤窑矿区,所开采的夹层嫩泥。...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