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袍”亮相中国非遗技艺大展
日期:2011-09-11 浏览:192次 
“大红袍”亮相中国非遗技艺大展

  “大红袍”亮相中国非遗技艺大展  2月13日,从北京传来消息,正在北京参加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系列活动的“大红袍”,成为此次制茶酿造区的“主角”,每天到“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模具展台和茶艺表演展台,了解武夷岩茶制作流程和观看武夷茶艺表演、品饮大红袍的来宾近万人。  大展期间,^***中央^***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司马义铁力瓦尔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国家部委领导、各国驻华使节也来到大红袍展区参观,了解武夷山茶产业发展状况,观看传承人的技艺表演,欣赏武夷茶艺和品饮武夷岩茶。  由文化部、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科技部等14个部门和北京市共同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系列活动,2月9日至23日在北京农业展览馆举行。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种类最全、内容最丰富的一次传统技艺大展,主要包括剪纸画绘、印刷装潢、陶冶烧造、雕镌塑作、五金錾锻、制茶酿造、中医等,来自全国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和传承人纷纷在现场展示各种传统技艺。  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作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正在代表中国乌龙茶申报世界非物质遗产应邀参展。作为一种手工技艺,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技法源于明末,成于清初。其工艺流程包括10道工序,即采摘、萎凋、做青、双炒双揉、初焙、扬簸晾索及拣剔、复焙、团包和补火等。武夷岩茶的非物质文化内涵,重点在于其手工技艺的不可复制性,如 “看青做青,看天做青”、“两晒两晾”、“低温久烘”等,这些技艺依赖于武夷岩茶生长环境与原料的地域性,在武夷山区域外无法应用。  为做好此次参展工作,武夷山精心准备,采取图片、文字介绍、播放专题片、茶艺展示、制茶工具实物模具等形式,在现场充分展示武夷岩茶独特的制作工艺,而大红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陈德华、叶启桐的现场解说献艺,更成为大红袍展厅独特之处,吸引了众多北京市民驻足展厅。据悉,武夷山市是首次将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所使用的用具微缩成型予以展示,一个个茶篮、竹筛、竹架、炒锅、焙篓等用具,成为大红袍制作流程的注脚,让人们对大红袍技艺有了直观的了解。传承人叶启桐还参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方式保护》论坛,就“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生产性方式保护进行阐述,得到了专家和来自各地传承人的认可。  据了解,本次大展集中展示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技艺、传统美术项目133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08项,邀请130名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以及14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参与现场技艺展示活动。制茶技艺仅有以武夷岩茶(大红袍、铁观音)制作技艺为代表的福建乌龙茶制作技艺和云南普洱茶制作技艺2个项目参展。

Tags: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网络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武夷岩茶:借力山水 提升品质 下一篇武夷岩茶飘香五月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福建南平:"印象大红袍"开始选秀
...
为卖中国茶 “大长今”李英爱改说中国话(图)
  16日下午,杭州萧山机场的国际出口堆满了人、鲜花和镜头。因为电视剧《大长今》在中国走红的韩国氧...
中国茶艺大师获尼特拉国际大奖
  昨天,中欧地区著名的会展城市尼特拉,成千上万的各国民众踊跃前往2009年国际盆景与茶博览会现场,...
2006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将于9月27日在京开幕
  以“茶经济的全球的平台,茶文化的世界之窗”为目标的2006第三届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cte)将于200...
盛典红茶日――中国红茶diy教程(五)真爱宣言
  5月28日下午,时逢端午佳节,元泰茶业为广大红茶爱好者奉送一份丰盛的红茶文化大餐,在本月推出“...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