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初年的“分茶”
日期:2010-12-22 浏览:235次 
北宋初年的“分茶”

  北宋初年的“分茶”

  “分茶”大约始于北宋初年。何谓“分茶”?许政扬先生在《宋元小说戏曲语释》“分茶”条中曰:“分茶”就是烹茶、煎茶(《许政扬文存》,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0-33页)。《宋诗选注》摒弃旧释,曰:“"分茶"是宋代流行的一种"茶道"。《剑南诗稿校注》卷十二《疏山东堂昼眠》下释分茶曰:“分茶,宋人泡茶之一种方法,即以开水注入茶碗之技艺。

  陆游在《临安春雨初霁》一诗中写道:“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这“分茶”不是寻常的品茗、别茶,也不同于斗茶、茗战,而是一种独特的烹茶游艺。放翁在诗中又是把“戏分茶”与“闲作草”并提的,可见这绝非一般的玩耍。宋词人向子湮有《浣溪沙》一首题云:“赵总持以扇头来乞词,戏有次赠。赵能善棋、写字、分茶、弹琴。”此人把分茶与琴、棋、书等艺并列,说明此艺为当时文人喜爱与时尚的一种文化活动。

  分茶在宋代是玩得比较普遍的,因此在诗词中吟咏到“分茶”的颇多。王之道有《西江月和董令升燕宴分茶》;史浩《临江仙》词有“春笋惯分茶”之句;陈与义有《与周绍祖分茶》诗;杨万里有一首《澹庵坐上观显上人分茶》诗,记述他观看显上人玩分茶时的情景,十分详尽而生动。诗云:“分茶何似煮茶好,煎茶不如分茶巧。蒸云老禅弄泉手,隆兴元春新玉爪。二者相遇兔瓯面,怪怪奇奇真善幻。纷如劈絮行太空,影落寒江能万变。银瓶首下仍尻高,注汤作势字嫖姚。”茶、水相遇,在兔毫盏的盏面上幻变出怪怪奇奇的画面来,有如淡雅的丹青,或似劲疾的草书。显上人是玩茶的老手了,善幻能变,心手相应。但是要像他那样娴熟是很不容易的。北宋初年人陶谷曾说到一种叫“茶百戏”的游艺:“茶至唐始盛,近世有下汤运匕,别施妙诀,使汤纹水脉成物象者。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纤巧如画,但须臾即就散灭。此茶之变也,时人谓茶百戏。”陶谷所述“茶百戏”便是后来的“分茶”了,玩法是一样的。玩时,“碾茶为未,注之以汤,以笑击拂”,此时,盏面上的汤纹水脉会幻变出种种图样,若山水云雾,状花鸟虫鱼,恰如一幅幅水墨图画,故也有“水丹青”之称。

  分茶这朵茶叶品饮艺术中的奇葩早已失传。分茶这门茶艺可能是高雅有余,实用不足。高雅的东西它的生命力是十分脆弱的。因为分茶这种茶艺在宋代只流行于宫廷(因宋徽宗就是分茶高手)和士大夫阶层,没有广泛的民间基础,失传已属必然。(杜昌宏)

Tags: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网络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浓露香永:再现铁观音经典韵味 下一篇大连:专业茶艺师缺口大 茶楼出现..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永定“万应茶”今胜昔
福建永定县采善堂制药公司工人在严格卫生隔离环境里,生产海内、外客家人喜爱的传统中药茶---'万应茶'...
古俗“新娘茶”:代代相袭 流传不息
如今中国人吃饭也讲究个'行为艺术',内地乡下才有的新娘茶真是让都市美食色、香、味俱全了一把。饮食文...
绍兴著名的“四时茶俗”
众所周知,浙江绍兴一年四时均有产茶,名品辈出。旧时绍兴的茶楼、茶店、茶室分布在各个大街小巷的街头...
贵州“春前茶”开摘
图为茶农在茶山上摘菜 代传磊 摄...
蒙古族茶俗 “咸奶茶”
我国是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各地的风俗习惯各有特色。蒙古族与新疆、西藏的牧民一样,蒙古族人民喜欢喝与牛...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