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具文化的后期壮大,基本都是依照唐朝为蓝本
日期:2011-12-15 浏览:551次 
茶具文化的后期壮大,基本都是依照唐朝为蓝本

中国古代茶具,泛指采茶、制茶、贮茶、烹茶、饮茶等使用的各种工具;而现在的茶具,则专指与饮茶直接相关的器具。现在的“茶具”,相当于古代茶具中的饮茶器具,而当时的饮茶器具叫做“茶器”。由此可见所说的茶具含义或者茶壶的内涵,要按照具体的朝代和意境来定。不过,史学家有个公论:茶具文化的后期壮大,基本都是依照唐朝为蓝本。

图:10头井岗山毛主席诗词青花功夫茶具套装-功夫茶具

既然谈到了唐朝,不妨我们就“梦回”一下唐代。在唐代,饮茶之风极盛,茶具普遍使用,“茶具”、“茶器”两词在当时的诗文里随处可见,如陆龟蒙《零陵总记》说“客至不限匝数,竞日执持茶器”,白居易《睡后茶兴忆杨同州诗》说“此处置绳床,旁边洗茶器”,皮日休《褚家林亭诗》说“萧疏桂影移茶具”,但茶具的概念仍不同于现在。在陆龟蒙著名的《奉和袭美茶具十咏》中,“茶具”包括茶坞、茶人、茶笋、茶煎饮法是最早的饮茶方法。

原始社会,人们发现茶树的叶子无毒能食的时候,便采食茶叶。这纯粹是为了填饱肚子,而不是去享受茶叶的色、香、味,所以还不能算饮茶。而当人们发现茶不仅能祛热解渴,而且能振奋精神、医治多种疾病时,茶开始从食粮中分离出来。煎茶汁治病,是饮茶的第一个阶段。羹饮法是饮茶的第二个阶段。从春秋战国至两汉,茶从药物转变为饮料。当时的饮用方法,正像郭璞在《尔雅》注中所说的那样,茶“可煮作羹饮”,也就是说,煮茶时,还要加粟米及调味的作料,煮做粥状。

到了唐代,还多用这种饮用方法。在煎饮法和羹饮法这两个阶段中,农业文明色彩浓郁,中国茶文化即将形成,采茶用具比较重要,煮茶、饮茶的器具则多与食具混用。但茶具处于产生和缓慢发展的朦胧阶段,但成形之后,为以后无论是紫砂壶茶具,金属茶具的发展发展壮大无疑都奠定了基础。(编辑:刘萌可)

Tags: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网络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在文人的推崇和历史发展中,茶具.. 下一篇保健礼品的关联性原则对企业发展..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竹制茶具图片欣赏
竹制茶船竹制茶具...
龙泉青瓷茶具
龙泉青瓷茶具龙泉青瓷盖碗龙泉青瓷茶杯青瓷茶具早在东汉年间,已开始生产色泽纯正、透明发光的青瓷。晋...
青花瓷器茶具图片欣赏
...
湖南文化界人士座谈黑茶与书法渊源
...
饥渴与泛滥:中国茶文化百家争鸣
“深圳茶博会不应像业界那样称其为一个成功的市场化茶产业平台,她更多的是一个成功的中国茶文化平台。...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