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注入是包括瓷器在内的所有中国制造的唯一出路
陶瓷,是最具有象征意义的中国古器物。而“中国制造”要想升级,就必须学会把符号注入裸器,令其产生精神价值,这是包括瓷器在内的所有“中国制造”的唯一出路。
瓷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高峰。四大发明”属于精神运动和历史运动的层面,而“三大发明”则属于器物层面。瓷、茶、丝的三位一体,是华夏文明对世界日常生活体系的最大贡献,它直接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提升了农业时代乃至资本主义时代的生活品质。另一方面,瓷器的发明,是在木器和铁器之外注入一种全新的元素,它们汇成了农业文明材质的三位一体。这两点都可以用来验证瓷器的伟大性。

图:富贵满堂优质骨瓷56头景德镇釉中彩高档餐具
器物的命运也存在着国家命运的转换。近代之后,中国瓷器江河日下,西方的骨瓷却成为上流之选。瓷器地位湮灭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为什么瓷器文化与本土文化复兴息息相关?英国人盗取了中国瓷器的制作方法之后,在高岭土和磁石二元配方的基础上,加入动物骨粉,设计制造出了新一代的皇家骨瓷,成为与贵族“下午茶”密切呼应的高级茶具,而与此同时,中国瓷器却终止了自己的发展,从晚清到上世纪80年代为止,中国瓷器静止在历史的泥潭里,几乎没有任何突破。
对于中国瓷器的捍卫,有人主张回首,着力发掘古瓷器价值;有人则主张创新,比如流行的“法兰瓷”等,你觉得在历史传统与现实局限之间,如何拯救与开发?在解放了的中国瓷面前,有三种拯救与开发思路:第一是复古主义,第二是创新主义,第三是折中主义。我认为这三种思路应当平行发展,不该有所偏废。仿古瓷可以延续民族传统的趣味,而法兰瓷这样的创新瓷,则具有更强大的市场力量,因为它聪明地掌握了世界语汇。折中主义也许是我比较钟情的道路,因为它既能表达普世价值,也能提供民族样态。在景德镇,这样的艺术瓷和生活瓷正在生长,具有远大的前景。(编辑:陈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