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潭生态博物馆以“活态”保护文化遗产
与所有博物馆不同,湄潭生态博物馆不是将文物搬到博物馆里,而是将其保留在文化的原生地,其最大的意义在于生态博物馆建设的创新实践,使文化遗产和与之相关的生态环境得到整体的、原真的、活态的保护,并使之不断延续和可持续发展。
湄潭生态博物馆以“活态”保护文化遗产
"目前,经我们县文物普查组统计,散落在湄潭乡间,具有保护价值的茶文物达上百件,很多不仅是市级、省级文物,而且是国家级文物,其学术价值不可估量。"2011年10月14日,在湄潭县召开的民国中央实验茶场落户湄潭72周年暨茶文物遗产座谈会上,湄潭县政协副主席、县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周开迅在会上激动地大声疾呼,茶文物不仅见证了当年贵州茶叶的辉煌,更是奠定了贵州在中国近现代茶业发展上的重要地位。
今年春夏,湄潭县的各个产茶区、制茶工厂和省茶科所及相关档案室、陈列室、图书室,跃动着一个个忙碌的身影--湄潭茶文物调查组成员。他们翻山越岭,跨沟行园,访人阅纸,穿过雾霭与叠嶂,经历崎岖与坎坷,或拍照、或测量、或访问……;前后经过将近一个月的辛勤劳作,收获成果颇丰。由此,一部鲜活的近现代茶叶科研生产历史正在被展现在眼前,一座陈列在湄潭山野乡间的茶文化博物馆的门窗也正在被一扇扇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