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山区崛起中的现代山水茶乡
2004年11月1日,本报一版刊发了《当官的要时刻关心贫困农民》一文,专访原国家商业部部长,福建省老省长胡平同志。他二十年如一日,关心安溪农村,农业和农民生活。最近,记者又沿着老省长胡平当年访贫问苦的路线,再走一遍,发现安溪山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3年前,1984年,时任省长的胡平同志到安溪调研,见到长坑乡青苑村的人均收入只有74.5元,老省长一下子惊呆了;祥华白玉小学詹进波小学生衣服上的补丁竟有23处之多,胡平省长的眼泪掉了下来。20多年过去了,记者再次采访当年的老省长走过的乡村,我们欣慰地看到,曾经的贫困已经永远尘封记忆中了。
"欢迎老省长再来看看!"
我们驱车径直来到长坑乡青苑村。村部办公楼就在公路旁,一座三层的水泥建筑楼。村部大楼后面是青苑小学教学楼,钢筋水泥结构,两层共八间教室。在村部,我们找到了时任村委会主任的青苑村党支部书记苏荣水,一个50多岁的精悍汉子。"我们早就脱贫了,现在生活可好了,也不缺什么。"苏荣水笑着对记者说。
回忆起23年前的贫困景象,苏荣水仍然深感痛心。1984年,全村人均收入只有74.5元,村财收入不足100元,没有电话,无小学校舍,无村部,没有一家企业,没有通电,全村只有1名高中生。
"1986年老省长到我们村里来的时候,小学生刚好在村里的祖厝上课,教室里只有26个男学生,没有女的。他觉得很奇怪,问我是怎么回事。我跟他讲,女孩子白天要上山打柴,只好晚上再来上课,没有电就点煤油灯。"说到这里,苏荣水高兴地告诉我们,如今村里的男孩、女孩都上了学,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安心上课,村里260户954人口当中,有大中专生18人,还有一个考上了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