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资金后盾 打破区域品牌传统 做大做强中国茶企业
打破区域品牌传统 解决资金后盾 做大做强中国茶企业
访谈现场
解决资金后盾 做大做强中国茶企业
3月12日讯 今天,全国人大代表、浙江更香有机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俞学文在做客中国经济网“中经在线访谈”节目时表示,中国茶叶产业如有资金扶持,五至十年内可以形成在国内,甚至在国际上有很大影响力的品牌。
俞学文表示,中国的茶叶企业的实力非常薄弱,起家都是靠自身的原始积累,依靠民营企业一点一滴地销售茶叶,创造利润。而现在很多茶叶企业满足于现状,能够养家糊口,能够过日子就行,抱着小富即安的心理不愿意强强联合。同时,茶叶本身就是传统农业,不是高科技,不是附加值特别高的产品,也不是虚拟产品,是看得见的实实在在的东西。靠滚动性的发展,靠原始的积累,要想把茶叶品牌做强做大是很难的。
对于中国茶叶产业发展的障碍问题,俞学文认为最大的瓶颈在于资金。他表示茶叶要做强做大,必须要加强科技创新,进行深加工和提炼,建立起符合国际标准的标准体系,但没有资金就什么也谈不上。他认为,要破解这一问题首先要得到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投资,使茶叶企业在资金方面有坚强的后盾,扶持茶叶企业做强做大。其次,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对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的支持要有针对性。
他认为,中国茶叶解决了资金支持的问题,就可以解决科技创新的问题,制定产业标准。再通过科技创新,进一步深加工,最重要的就是市场营销推广,用比较时尚的,比较符合现代人追求的方式,关键是大力打造品牌的影响力。这些都需要资金的支持。农业产业是系统工程,不可能一年就能扶持一个品牌,通过五年、十年的扶持,可以形成在国内,甚至在国际上有很大影响力的品牌。同时,要培养人才。
打破区域品牌传统 做大做强中国茶企业
中国作为一个产茶大国,全国的茶叶产业实力都比不上一家立顿红茶,这个尴尬长期摆在国人面前。今天,全国人大代表、浙江更香有机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俞学文建议,中国的茶业要打破区域品牌的传统,改变一盘散沙的局面,打造出知名企业品牌。
俞学文说,中国是一个茶叶大国,有近五千年的产茶历史,虽然中国的茶叶面积、总体产量都位居世界第一,但实际效益排名世界第三位,这是我国茶产业的可悲。根据08年的统计数字,立顿红茶年销售总额达到300多亿人民币,相当于茶叶农业总产值的70%多。也就是说,相当于7万个茶厂的总产值。将近7万家茶厂都比不上一家立顿红茶,这是非常遗憾的。国内知名的十大茶叶中西湖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信阳毛尖等只是代表一个地方,一个区域,一个大的茶类,而没有一家代表某个企业品牌。
他认为当前的现状对茶叶产业做强做大、走向国际是极为不利的。以往,部分地方和企业对于公共历史品牌,在需要维护这个品牌的时候,需要宣传这个品牌的时候,需要给这个品牌增加科技含量的时候,或者需要给这个品牌升级的时候,标准统一的时候,可能就会相互推让。有现实利益的时候,却都一拥而上,人为的造成茶叶品牌走出去的难度。
俞学文表示,要像立顿这样的品牌能够在全世界能够叫得响,是企业行为,品牌所有制必须是属于企业,而且是明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