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获金奖的浏阳茶为何“香”不过外来茶?
日期:2013-08-02 浏览:330次 
屡获金奖的浏阳茶为何“香”不过外来茶?

历史上,浏阳就是湖南的重点产区,浏阳的红壤和气候很适合叶生产,但一直没有叫得响的品牌,阻碍了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浏阳网摄友团老锣

  近日,湖南省^***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叶产业提质升级的意见》,湖南叶产业将重点布局长沙县、宁乡县等33个县市区。作为传统叶生产地区的浏阳,并不在这一名单之列。

  这让众多浏阳人产生了一种失落感:屡获金奖的浏阳,为何被排除在省^***的视野之外?“主要是品牌没有打响!”业内人士一语道破其中的关键。

  实际上,不独叶,还有大米、花木等在内的浏阳农林产品,在发展道路上都面临着“品牌缺失”的现状。问题出现在哪里?又可以从哪些角度破局?我们深度呈现农林产业现状,参考外地经验,推出“农产品品牌之路”系列深度报道,以期为产业发展提供借鉴。

  盛夏时节的场早已没有了采春茶时的热闹,位于淳口镇的淳峰业和银峰业两家公司的场里一片静谧,但是两家公司的负责人心里却颇不平静。

  淳峰业的罗平国,在上世纪60年代初浏阳业开始大规模发展时,就已是场工人,现在他和儿子罗强经营着淳峰业公司。

  在叶中浸淫了几十年,对于浏阳落选“湖南叶产业重点布局”的结果,罗平国并不意外,因为“浏阳叶没有一个叫得响的品牌。”

  屡获金奖,却“叫不响”品牌

  浏阳的叶种植,与长沙县同期,比宁乡县早。据罗平国介绍,上世纪60年代,浏阳出现了开荒种潮。“当时,几乎每个乡镇都种,北乡最集中。”半个世纪过去后,浏阳的叶主产区依旧在北乡,但只剩下淳口两家规模较大的企业。

  原因是,早期厂一直处于粗放式生产。“以粗加工为主,基本都是做低档。”罗强说,这种生产方式一直持续到了上世纪90年代。

  生产模式落后带来的是市场淘汰。许多小厂产量低、品质差、销不出,长期处于亏损状态,厂就此荒废。

  直到小厂轮番倒闭,人们才开始意识到叶品质的重要性。上世纪90年代,有一批厂工人到浙江等著名的产区学习,带回新技术和新品种,罗平国就是其中之一。

  这一次的“走出去”,产生了浏阳叶的第一个品牌。1997年,在“湘杯”名优评比中,浏阳叶崭露头角,获得银奖。但是,在参选时,这种却连属于自己的名字都没有。

  “送叶过去的就是几个种的农民,哪懂起什么名字。”当时,对于罗平国那一批闷头种的人来说,品牌是个遥远的词语。直到获奖回来,这种才取了“大围山翠峰”一名。

  据银峰业总经理熊鼎新介绍,浏阳还有几个品种的都曾获奖。“浏阳河银峰”就曾在2003、2005、2007年连续三届获“湘杯”金奖。

  尽管获奖不少,但直到如今,浏阳叶依然没有一个叫得响的品牌。熊鼎新说,相比外地同品质的,价格偏低,究其原因就是“品牌不大”。

  而在罗强看来,打造品牌是一个长期的投入过程,浏阳叶早期根本没有这一块的投入,薄弱的基础上,短期内难以形成大品牌。而企业之间也没有合作,统一去打造一个代表浏阳叶的品牌

  这种品牌成长速度,显然跟不上市场要求,至今说起浏阳叶,本地人都难以说出一个代表性产品。而同期种的长沙县,金井绿茶已相当有名。

  数次尝试,走不进本地市场

  品牌首先要求的是知名度。浏阳叶,在本地人中都不出名。记者采访了10位客,有3人不知道浏阳本地生产叶,5人知道浏阳淳口产,但不清楚是什么品牌,还有2人在提到浏阳本地叶时,认为是北乡常喝的烟。而事实上,浏阳淳口产的主要是绿茶

  与这种“众人不知”局面相对应的,是浏阳的超市中没有本地可买。在北正路比一比超市,记者看到叶货架上,有省外如河南省的“天潭”品牌,也有湖南的“怡清源”品牌,却没有浏阳叶。

  “我们这没有。”导购员说,很少有人会提出要买本地。记者接连走访了城区的四家超市,发现在这个消费者较为集中的平台,都难以找到本地踪影。

  目前,浏阳产的叶外省销售较多,而针对本地市场,主要是机关用和礼品茶这两个渠道。过窄的销售渠道,导致本地市场对浏阳叶的消化量不到一半。

  为什么放弃了超市这一平台?罗强和熊鼎新都表示,曾经想过要打开产品知名度,因此尝试进超市销售,但最后的结果却并不如意。

  “进超市又有一套复杂的价格体系。”罗强说,超市主要是做低档销售,对于这类产品必须薄利多销才能盈利。进入超市,需要协议一个利润空间,部分超市还有入场费,这样产品就不得不提价。

  浏阳叶难以在价格战上胜出还有另一个原因:成本高。没有规模效益,而聘请采工人的工资越来越高,直接导致浏阳叶本身定价就比其他地方高,一旦进超市提价,更难产生价格优势。淳峰和银峰两家企业在尝试进超市后,都明显感觉到“卖不动”,最后只能放弃。

  随后,他们又将目光投向了旅游景点,在浏阳各旅游景点都铺排了产品,但依然销售冷清。罗国平说:“毕竟不像西湖龙井一样形成了气候,没有人大力吆喝,别人根本不会买。”最后,企业将铺货范围缩小到了梅花小区等特产街。

  经过这样的多次尝试,浏阳叶依然没有被广大消费者记住。现状是:没有品牌,产品卖不动;产品卖不动,难以进一步打响品牌。如此循环,便直接导致浏阳被排除在名单之外。

12

Tags: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丫丫113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四川蒲江县茶叶收入带动农民年收.. 下一篇雅安茶产业的未来我们有话要说(二)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百岁寿星长寿秘诀:与茶为伴
百岁寿星的长寿秘诀:与茶为伴。湖南省的101岁高龄的老寿星周兆阶,一生热爱劳动,现在还每天坚持扫地...
为何刚购新茶不可急于饮用
又到新茶飘香时,此时若沏上一杯清香爽口的春茶,不仅提神醒脑,还能散发体内寒邪。但是饮春茶不是越新...
夏季如何“善待”茶叶 营养不流失
夏日炎炎,喝一杯清茶,既可以消暑降温,又可以怡情养性。但是,茶叶再好,如果存放不当则也容易变味,...
信阳茶文化节:文新信阳红热闹的一幕
'wonderful,wonderful!'美国友人喝着'文新·信阳红'红茶后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这是在'信阳第二十届国...
光山县借信阳茶文化节招商引资
自元月份以来,县委、县政府提前着手,把筹备茶文化节项目签约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工作,以茶叶搭台,经...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