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茶名片的背后——贵阳南明区茶文化活动带来“磁场”效应
日期:2013-06-28 浏览:427次 
一张茶名片的背后——贵阳南明区茶文化活动带来“磁场”效应

南明区“黔飘香·品茗健康”活动已持续举办6届

石阡县艺表演  杨印 摄

印江县《佛光》表演   杨印 摄

  没有一亩园,不产一片叶,南明区却以为媒,把文化活动打造成了一张亮丽名片。

  “黔飘香·品茗健康”活动,自2007年南明区启动以来,已持续6年。其参与者之多、活动内容之广、影响力之大,远远超过活动本身的意义。

  从最初的几十个发展到现在的300多户全省企业入驻,从太升城发展到后来引进的西南城的兴起,南明区凭借区位优势,实现了把南明区打造成为全省最大叶集散地的目标。

  据统计,贵州的70%至80%是通过太升城和西南城这两个市场,流通到国内外的。

  这背后彰显了南明区文化活动带来的“磁场效应”。“促进一种产业、提倡一种文明的理念、倡导健康的生活,通过开展‘黔飘香·品茗健康’系列活动,有力传播传承了民族历史文化的同时,辐射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南明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永贤在谈到为何连续七年开展文化系列活动时说。

  以聚商

  南明区作为省会城市的中心城区,拥有便捷的航空、铁路、公路网络和省会中心城区特有的辐射带动功能。也正是立足于省会城市大市场、大流通的优势,自2004年来,便开始搭建文化平台,着力把南明区打造成为全省最大的叶集散地。明确“把文化培育成南明的文化品牌”,并相继制定了多项扶持政策和措施发展产业,推动贵州业发展。

  2005年,成立了南明业商会,为场、业经营户、业公司牵线搭桥,提供服务。

  2006年,引资建成全省最大的叶批发零售交易市场——贵州城,扶持太升叶市场打造全省叶集散中心,以市场为平台展现黔

  2007年,举办南明春茶品茶系列文化活动、南明首届文化活动,向省内外推介黔品牌

  2008年,出台了《南明区加快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区财政每年拿出100万元专项基金打造叶科研体系,加强业人才培养,推进企业技术改造……

  随着一次次事活动的成功举办,南明“黔飘香·品茗健康文化系列活动逐渐被人们认识。区内两大叶市场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大量商来此经营,南明成了全省最大的黔集散地。数据显示,贵州太升叶专营市场有限公司2007年交易额突破亿元;贵州城销售增长率达到30%以上;2008年,两大叶市场每天人流量同比增加20%,此数字一直保持到现在。

  事活动让国内许多商看到了商机。上海叶公司、福建八马集团、中公司、台湾现代农业考察团等先后到贵州考察叶产业。北京吴裕泰已在其销售网络里开设贵州绿茶专柜。

  连续成功举办六届事活动,南明区实现了贵州绿茶的产地、销地无缝链接,省内许多产县都希望借南明事活动这一重要平台提升当地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助推黔流通,印江、凤冈、湄潭、石阡等产县参与南明事活动的积极性不断提高。自2010年以来,参加“黔飘香·品茗健康”活动的企业不再是单枪匹马出现,而是由产地^***组织,企业“抱团”参加。据悉,今年6月底,即将在筑城广场举办的2013“黔飘香·品茗健康文化系列活动将有石阡、都匀等10余产地^***组团参加。

  以惠农

  事活动,不仅让商们获益匪浅,而且让种植叶的农们也获益多多。

  为更快、更好地让“黔出山”,南明区深化“文化-产业-旅游”互带互动的理念。2009年的事活动,组委会主动“走出去”与贵州绿茶产地加强联系与沟通。邀请了50名来自广西、云南以及省内各地的“黔有缘人”同50名中央、省、市的新闻媒体记者同赴乡湄潭,参与为期两天的湄潭乡生态游活动,有效地将贵州绿茶的产地、销地链接起来,找到了产销地互动的突破口,实现了绿茶文化、旅游的有机结合、优势互利,为贵州绿茶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

  数据显示,在此次湄潭生态乡行活动结束后,湄潭各景区、景点及周边的农家乐生意明显火爆,很多原本计划在夏天营业的休闲庄、农家乐等提前进入旺季。全县当月接待了游客3.2万人次,旅游收入2100万元,主要旅游指标较去年同期增长25%以上,农从中得到了更多实惠。

  每年的展示活动中,组委会都会组织省内外多家商进行品牌推广展示及现场品茗,都匀毛尖、湄潭翠芽、梵净山翠峰、余庆苦丁茶等60余种贵州绿茶在人民广场各展风采。百余商在有效推介企业和品牌的同时,取得了较好的销售额。

  “去年5天的主体事活动中,印江日均销售额达3万余元。同时,组委会加强了和省市各家旅游公司的合作,在主体事活动中,组织了2000多名中外游客到现场参观、参与活动,使活动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参加多年南明事活动的印江县业局负责人说。

  源于,南明区事活动有效辐射带动省内湄潭、凤冈、贵定、都匀等产区(县、市)的经济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使产、销地紧密连接起来。连续几年里,贵州叶收购价格平均涨幅达20%左右,农种的积极性也大大提高。

12

Tags: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茶春分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2013北京国际茶业展圆满落幕 下一篇山东外国语职院举办首届茶文化节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绿茶出产神仙地——崂山
崂山,是'海上第一名山',有'神仙宅窟''道教全真天下第二丛林'之美誉。独特的地理环境,肥沃的土地,优...
安溪铁观音邀张铁林与新民歌四小花旦之一张燕鼎力助阵
3月份,安溪铁观音集团对外正式宣布,“皇阿玛”张铁林、新民歌的四小花旦之一的张燕助力安...
诗味共茶清——略谈《赵朴初咏茶诗集》
2007年是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赵朴初先生诞辰100周年。赵朴初是著名的国学和禅学大师、名重当代的诗人和...
品鉴普洱茶区——千年之遥【景迈山茶区】
景迈山位于云南省思茅市澜沧县惠民乡,东临西双版纳州勐海县。海拔1400米左右。距澜沧县72公里,乘汽车...
普洱张茶业对接红酒文化
普洱张茶业对接红酒文化—率先打造行业“茶标”业内人士分析,普洱张“茶标&rdquo...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