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峰纯手工大红袍品茗实录
日期:2011-10-09 浏览:410次 
莲花峰纯手工大红袍品茗实录 上午一到公司处理完当天急事后,我就迫不及待的邀约上武夷山籍的同事一起去泡昨天下午刚收到的从淘客公司网上直销超市定购回来的“莲花峰纯手工大红袍”。进了房间董秘已经将水烧开了,我们落坐后,她将一泡茶的包装打开,一股舒服的香味随即缭绕在我们鼻端,我接过包,近观其色、再闻其香,感觉有点不一般,我连忙将递给我的同事,他可是正宗该产地的人啊,经过他的一番“望、闻、问、切”后相当准确的表达了公司商城描述的那样的情景:“桂香 细腻幽长 淡而不衰”。当然这些术语对我来说不是理解很深透,因为我自己品茶功夫并不深,只是略知一些概略。

当董秘泡出第一泡茶来时,我先拿过来碗盖来闻,细心品味着刚才同事的描述,其香真的具有桂花的香味,但没有那么的浓郁;再观盅里的汤色,显示出稍偏深些的金黄色泽,有着一种浓郁却又透亮无纤的质感;当端起盅依附唇边时,一股淡雅的清香直入鼻端,我不禁深深细细的吸入胸肺,真真切切的有一种叫做沉醉的感觉,此时我冲动式地将汤吸入三份之一,先是含于口中再徐徐送入喉咙,其间水流过有一种纯绵的感觉,喉间没有丝毫的涩感,不象喝白水那样感觉犀利与单薄,紧接着将余下的水再度喝下,不禁看了看我的同事,遇见我的眼神,他仿佛从时间的隧道回到现实一般,意味深长地说:“这真的是好,外观自然没得说了,入口时香正、汤顺、回甘且无异味、无涩感这是对好的基本要求,喝两三泡后我们感觉下它的回甘怎样”。

正说着第二泡茶又上来了,我只能说是有点贪婪地喝着这样的好,三泡过后,我们继续聊着关于好的话题,不知不觉在齿间明显的分秘出一种淡雅清甜口液,感觉非常舒服,同事告诉我,这就是所谓的好具有的“回甘”这样的独特功能。他说象这样的在专卖店里出售肯定在1500元以上了,遇到大客户,3000元以上也是没有问题的。关于回甘这种感觉我以前有过经历,那还是多年前我们银行省分行组织的一次到武夷山的摄影培训,我拜访了一位当地的商,他给我品尝了当地的一个古老的种,就是具有很强的回甘特性,当时是我第一次喝到那样明显回甘的,我同时还带了几斤回去分给了领导同事,大家都赞不绝口,喝完后想再去买时,已经找不到当时留下来的老板的名片了,自从那次以后,再也没有遇到过回甘效果那么明显的了,因此就象与恋人意想不到的离别了一样,只好将那份遗憾暗自尘封在心底里的一个角落,那是我第一次知道叶回甘的妙处。想必许多人吃过青橄榄,就是当你艰难的熬过那种青涩味后给你回甘无穷的妙处,可是喝好却不需要遭遇吃青橄榄前期的难堪。今天喝到这样的,我有种莫名心动的感觉,仿佛离我多年的恋人又重回身旁。。。。。。

泡茶我们连续泡了七泡,色泽还是非常耐看的,仔细观察每泡下来,由浓变淡完全是渐变的,因此,可以肯定这制作过程是严谨自然的,不是采用添加其它辅料完成的,命名它是“纯手工制作”是能够信服的。喝了第八泡后,我们换上日常老板们喝的大红袍用以比较。开包后闻其香较浓烈,泡开后第一泡的水明显呈暗棕色,没有了透亮的感觉,入口后喉咙有涩感,歇口后明显感觉口腔的穹顶干涩,舌面变厚,留下来第三泡的汤水与第五泡的比较,浓淡居然有开天壤之别,这第五泡基本上就难以示于客人面前了。对此,我的同事道出了叶制作过程的一些隐密的潜规则:一、在叶栽陪中,为了追求叶儿规则漂亮,便大量使用化肥与农药,以给人外观上高规格高品质的感觉,这是为什么那些真正的有机在外形的观感上倒不如劣质的原因;二、制过程中,按照高等级叶的色泽而不择手段的使用人工添加济如化学色素、香精等,这是它们为什么重看不经泡的根本原因;三、叶品质的高低,归根结底是会反映在饮用的过程中,因此,稍具备一点经验,掌握基本的标准,便能在试泡试喝中判断个大概来。
Tags: 大红袍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653768606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山国饮艺受邀参与安溪铁观音加盟.. 下一篇如何通过此网站了解更多茶知识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武夷茶文化》热播引发大红袍销量上升(图)
16日,武夷山市九龙窠茶厂工人在包装大红袍茶叶。随着央视《走遍中国——武夷茶文化》的热播,大红袍在...
深圳:巅峰体验母树大红袍
杯中茶汤澄黄清透杯香馥郁细腻开封干茶冲泡者小心虔诚数泡之后茶底条形均匀秀美  一泡好茶,对于茶友...
云南勐海一些茶厂保留古法手工制茶(图)
7月1日,在云南勐海县一家茶厂,制茶工人在手工分拣茶叶。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是云南重要的...
闻香品茗间 给好茶排定座次
...
邵正来《“大红袍”壶》 清邵正来制
邵正来《“大红袍”壶》清邵正来制,高:90毫米,阔:230毫米。此壶材质为朱砂泥,造型仿鼓,通体浑圆...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