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博局镜

博局镜是汉代较为流行的镜类之一,铜镜的主要特征是镜背纹饰中有神秘的TLV三种符号,让人百思不得其解,过去一直把此类镜称为规矩镜。由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发现了拓本的有关线索,为此类镜的定名提供了重要资料。馆藏拓片铭文为:“新有善铜出丹阳,和以银锡清且明,左龙右虎掌四彭,朱爵玄武顺阴阳,八子九孙治中央,刻娄博局去不平,家常大富宜君王”。虽然该镜实物不存,因为铭文中明确提出“博局”这一镜名,故专家学者近年来把此类镜定名为博局镜。博是产生于春秋,盛行于秦汉的一种棋类游戏,棋盘内画有方格加上TLV三种符号,把棋盘分格成四方八区,双方以六子对局,互为攻守,称为“六博”。近年武威出土的汉代木雕对弈俑所用棋盘也画有这种图案。
此枚博局镜(见图)直径13.9厘米,圆钮座,座外大方格,格中九乳及铭文“大富昌,宜君王,乐未央”九字相间环列。方框各边中心点处有T形纹,两边各设一乳,四方八乳钉。T形纹与L形纹对置,方框四角与V形纹对置,将内区分为四方八区。八区内分别配置青龙、白虎、朱雀、瑞兽、羽人等神仙异兽。其外栉齿与锯齿纹各一圈。云气纹缘周边环绕。纹饰采用单线条刻娄法,线条清晰流利,刻画简洁入神。该镜铭文及纹饰寄托着古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古玩市场铜镜仿品不少,收藏者不可不察。只要见过真汉镜的土沁情况,并认真分析研究过土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锈蚀过程,对赝品的识别应该有所把握。真镜有一种天长地久的色浆,品相上好的汉镜有悠久的金属光泽,镜面像玻璃那样光滑,每一块铜镜的土沁是千变万化、决不雷同,锈蚀的情况既有规律可寻,又各不相同。而伪品铜镜纹饰显得呆板,翻制线条模糊,镜面涂成墨黑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