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书画辨伪简析
日期:2014-03-23 浏览:207次 
近现代书画辨伪简析

书画作伪,由来已久,早在晋魏时代就已出现。以后,作伪之风越演越烈,如从宋代算起,书画史上就曾出现过3次作伪高潮。到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艺术市场的开放,沉寂了半个世纪的书画作伪之风,又死灰复燃。其作伪手段之狡猾,作伪地区之广,伪品之多,令人咋舌。

近现代书画作伪可概括为两部分:其一,近代部分,主要作赵之谦、虚谷、任颐、吴昌硕、吴湖帆、任熊、江寒汀、王一亭、蒲华、吴石仙、吴徵、高剑父、陈树人等人的伪作,其中又以吴昌硕、王一亭的最多。其二,现代部分,主要作齐白石、溥心畬、徐悲鸿、张大千、傅抱石、潘天寿、李可染、李苦禅、黄宾虹、陈衡恪、陈半丁、刘海粟、钱松嵒、吴作人、于非闇、谢稚柳、王雪涛、黄胄、亚明、程十发、肖俊贤、石鲁、冯超然、黎雄才、何香凝、刘继卣、刘奎龄等人的伪作。书法主要作启功、刘炳森、郑孝胥、康有为、于右任、林散之、郭沫若、沈鹏、舒同、赵之谦、吴昌硕等人之伪。此外,一些对路、好销的小名头书画,其赝品也不少。

近现代书画作伪,不仅伪品多,而且具有地区性。例如,京津地区,主要伪齐白石、溥心畬、张大千(早年)、徐悲鸿、王雪涛、于非闇、吴作人、黄胄、陈少梅、田世光、颜伯龙、刘继卣、刘奎龄、范曾、刘凌沧、郭沫若、启功、刘炳森、林散之等人之作。上海地区,主要伪虚谷、赵之谦、任颐、吴昌硕、吴湖帆、程十发、唐云等人之作。南京地区,主要伪傅抱石、陆俨少、亚明、潘天寿、钱松喦、陈大羽、黄宾虹等人之作。山东地区,主要伪刘石庵、李可染、刘大为、林散之等人之作。广州、香港和台湾,主要伪高奇峰、陈树人、关山月、张大千、溥心畬、傅抱石、黎雄才等人之作。西安地区,主要伪鲁民、赵云壑、张大千(壁画)、何海霞等人之作。苏杭地区,主要伪陆俨少、黄宾虹、傅抱石、钱松嵒、潘天寿、吴昌硕等人之作。此外,武汉、重庆、合肥、沈阳也不乏作伪者。

近现代书画作伪,除继续采用伪古画的临、蘑仿、造、代的方法外,又利用了新技术和新手段,概括起来,主要有6种:

其一,电脑复制(包括用电脑重新拼凑、排列)和电子扫描。这种方法,又名克隆复制,其优点是与真迹如出一辙。其弱点是有形无神,在作品的神韵上与真迹相距甚远。

其二,照相复制。将真迹按原样大小拍成照片,然后用新科技进行复英作旧。这类伪作百分之百与原件相同。但仔细观察,会发现它有照片的余光,用手摸则无真迹的手感。

其三,幻灯投影。即先把真迹照成幻灯片,然后投放到纸上进行临模

其四,利用物理、化学的研究成果,对纸、绢进行作旧处理,尤其是古器物、古字画进行处理后,古色古香之感溢于赝作,以欺骗收藏爱好者。

其五,仿造国家元首、书画家亲朋好友的题跋或著名收藏家的印章,声称“家属提供”或“某某书籍著录过”,以博取买家的信任,来骗取钱财。

其六,改头换位,移花接木。即以真迹作样本,将一件作品中的人物、走兽或景物移走、删改,改换或嫁接成其它内容,这样一件新作便出笼了。

此外,完全不以真变迹为粉本,凭空臆造,无中生有,也是当前普遍采用的一种作伪手段。

作伪手段五花八门,但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鉴定家自有辨伪之法。

其一,对比分析法。鉴定者脑海中要有真迹的样板,一见到伪作,就可从题材内容、笔法特点、构图、师承诸多方面与真迹进行比较。

其二,观气。凡是一些著名书画家,如赵之谦、吴昌硕、齐白石、张大千等,他们的作品都有一股“大气”,也就是顾恺之说的“气韵”,溢于画面,而伪作则多数是运笔呆板粗俗、匠气十足,无“大气”可言。

其三,细察书画中的款题和所钤的印章。书画作品中的款题和钤印,是表示此图为己作的凭证。款题又是假手下功夫最多,又最难突破的一关。其伪作常会出现运笔呆板、软弱、失真、水平低下等弊端,从而为辨别该书画的真伪提供佐证。至于作品中钤的

书画家本人的印章真伪鉴定,只要仔细核对,不难找出破绽。一般来说,真印的篆文大都自然、流畅、清晰,印色鲜艳而不火,而翻刻的印章,其篆字的笔法软弱呆板,印色火气,印框稍大,或某些笔划不对,或故作残以充真,有缝可击。

总之,书画鉴定是一门比较难的学问,鉴定者除要掌握上述原则外,还要多看实物,这样才能处于不败之地。

Tags: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网络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书画鉴定中的“著录” 下一篇玩赏古玉六要点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茯砖茶的现代医学价值
近年来,湖南农业大学对茯砖茶发花中产生的优势菌--'冠突散囊菌'做了一系列实验研究,结果发现:'冠突...
全国首条现代乌龙茶全自动生产线落户安溪
  图为现代化摇青系统。这个庞然大物分两边,每边各有15层,每层50平方米,总计1500平方米,加上传送...
湖南黑茶 茶叶现代养生先行者
何谓养生,概括地说就是对生命和身体的保养;即采取适当措施颐养身心,增强体质却病延年。其反映了预防...
“名人论文”茶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
文:普汉民中国是茶的故乡,在我国可谓举国之饮,雅俗共赏,老少皆宜。茶文化有长久的历史渊源和不断兴...
现代茶诗:茗腾龙年
茗静临春韶华白首间往昔风雨旧年携手十九年风雨同舟现代茶诗:茗腾龙年共同谱写争青至静的心路历程于心...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