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西安发现晋、元时期《兰亭序》碑刻拓片
日期:2011-07-21 浏览:1305次 
台湾、西安发现晋、元时期《兰亭序》碑刻拓片

新华网西安8月31日专电(记者王兆麟)台湾、西

安于不久前分别披露了大书法家王羲之《兰亭序》的晋代、

元代两种碑刻拓片,这些重大发现打破了现今传世的《兰

亭序》仅有数种唐人摹写本的传统认识。学者张晓鸿近日

在西安《收藏》杂志第93期上撰文对此作了介绍。

东晋王羲之(公元321年-379年)是中国书法

史上的著名大家,享有“书圣”之誉。他在永和九年(公

元353年)三月三日,与谢安等41人在绍兴的兰亭溪

畔饮酒赋诗,于酒酣之际趁兴书写《兰亭序》324字。

其文通篇遒媚飘逸,如有神助,被尊为“天下第一行书”。

据史载,其真迹后为唐太宗李世民派人用计从其后代手中

赚得,李世民死后殉葬于昭陵,迄今流传下来的主要是唐

代褚遂良等人的摹本。而其手迹如何,无人得见。

不久前,成都美术出版社出版了《晋碑王羲之〈兰亭

序〉》帖,公布了在台湾的某四川人士家传的碑刻拓片。

按原碑高1.5尺,总长1.2丈,共14小幅出版,上

有国民党元老陈立夫题字及张爱萍将军题签。

另外,中华书法研究会会员张晓鸿曾在第52期收藏

杂志上著文公布,1984年西安市西大街梁家牌楼拆除

旧房时,偶然在屋檐下发现了元代《兰亭序》碑刻拓片4

幅,第4幅有二篇跋文。宋代蔡挺在跋文中说,相传《兰

亭序》偕葬时,为李世民的姐妹用伪本掉换,真迹留存人

间。元代折叔宝在跋文中说,此碑刻拓片曾为南唐李后主

所珍藏。他“又得之于西蜀散乱图籍中”,并把手卷辟为

4幅。

张晓鸿对两种碑刻拓本对照研究发现,台湾藏晋拓和

西安藏元拓,在书法风格、韵律、字迹大小上完全相同,

序文皆为324字,台湾本残损27字,西安本残损33

字,两本互补,仅差一字即可补全,珠连壁合,令人称奇。

张晓鸿说,这两件碑拓无疑来源于一个祖本。晋拓因

年久有些模糊,但将时代提早到晋朝,意义重大。元拓虽

晚但字迹清晰,并有宋元时两篇跋文,对《兰亭序》的流

传史有着重要参考价值。他认为晋元拓本与唐摹本在书法

风格上反差较大,但三者可能皆为王羲之的真品,因为王

羲之在兰亭聚会之前后均起草书写过多幅,从而使《兰亭

序》存有不同风格之作品,有可能得以流传后世。(完)

Tags: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网络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话说徽章 下一篇翡翠B货褪色原因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走进台湾 探寻阿里山茶之道
阿里山位于台湾嘉义县,但实际上并不只是一座山,而是特定范围的统称,正确说法应是'阿里山区'.一首《...
台湾茶商山西布道 话两岸“茶”别
...
美国研究发现绿茶可预防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美国佐治亚医学院一个研究小组在新一期《自体免疫》杂志上报告说,动物实验表明,绿茶提取物可有效预防...
台湾著名老茶农黄世木(图)
台湾著名茶乡坪林老街上,有一家德胜茶栈,种茶、制茶已历五代。图(左一)为茶栈第四代传人黄世木老先生...
茶中上品 台湾日月潭红茶(图)
日月潭红茶  红茶属全发酵茶,在制茶过程中,经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而成,一般红茶工厂所制成的...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