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残破古籍工序(二)
六 润湿压平
当修补完的一册残破古籍后,宜用小水壶喷细雾状水在每页上,然后一页页平整舒展地放在干净纸中,这样迭放完毕,上面用书板压之,然后在书板上用石等重物压实。24小时后,按顺序倒页在另外干净纸中(注,千万不要再喷水湿润),一般经过四次倒页后,书页干挺平整。
七 折页
如发现补纸长出书页的,一律或剪或裁平整。按顺序把散页,以版心原折缝线为准,折页复位。
八 捶平
因为补纸而出现凸突不平,必须用平面小铁锤,熟练而有技巧地把凸突处捶平。切忌用力过大或落锤不平,以免造^***为损伤纸质。
九 压实
折页的书页松而不实,会影响装订成册的质量。必须经过压书机进行压实。其法是把一册散页,分成若干个十余页,再齐拦整齐,分别夹放在书板上,然后放入压书机上,经过二、三天的压实后,书页已达到平整的最佳状态。
十 齐栏
压实后的散页,在齐栏时必须松页,防止产生轻微粘合情况存在。然后按顺序合成一册,把书口和天头地脚及书背都按原装整齐。
十一 打眼、穿稔、捆结
齐拦整齐的散页,如无副页的就必须配齐,然后用锥子按古籍原孔眼打通,接着用纸稔钉穿孔眼捆结实,再用铁锤敲平捆结。
十二 装书皮
在纸捻钉的捆结处,点上一些稠浆糊,把书皮粘于其上,上用书板轻压,待干燥后,再用锥子按原线孔打通。(包背装另外处理)切忌为了贪图方便,自作主张地重新打线眼,这样必将损伤古籍原纸。
十三 订线
在订线孔内引针穿线,然后订线结扣,将线剪断,用锥子将线头拨在孔内,正而不露,保持平整。
十四 贴书签
古籍换了新书皮后需贴书签的,应把书签贴在书皮的左上角,宜在天头和书口两边各留出约0.25厘米的书边处为宜。如一部书中有几册无书签的,贴书签应根据其它有书签的几册贴,保证整部书的书签统一性。
贴完书签,上放一白纸,再用书板压之,待书签干后,整册残破古籍修复完毕。
值得指出的是浆糊制作十分的讲究。一般用于沸水冲搅至糊色纯白腊光泽为度,如不熟或过熟,其糊粘性已失,一律作废。每天修补,必须用当天浆水。制作浆水时,应一点点地渐加冷清水不断地搅捣稀烂,边加水边搅捣时间越长,其粘性越强。如加水过快,势必会产生粒子,况且粘性不大。修补用的浆水浓度过稠,书页会起皱,浆水过稀,又会产生粘贴不牢。一般以近似豆浆水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