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购紫砂壶:离不开三个规律
选购紫砂壶壶有很多方法和手段,无论是新手还是老手都能说出一二,但是选购紫砂壶却离不开三条规律。
第一:好泥不细。一块好玉,不会把它切成碎玉来卖。同样,上乘的紫砂壶矿,不会把它做成粉料。且不说矿石粉碎要花钱,如果紫砂壶的质感降低了,泥性变差了,壶也会卖不起价。壶家不会做这种费力不讨好,有钱不会赚的事。所以“好泥不细”。
当然,用洗泥法练泥的细料和粉碎中产生的细料,俺可就顾不上了。反正料太细宜茶性降低,而且少了点紫砂壶味,不要也罢。
第二:好工不差。中国的四大名绣,没有哪家把花绣在麻袋上,所以稍贵一点的壶都不会用太差的泥。泥的成本在壶价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工”比“泥”值钱多了。不会有壶家在烂泥上下苦功夫,这样的壶家早已经饿死了;也不会有壶家在好泥上用烂工,这样的壶家已经被老板打死了。那么多人削尖脑袋往“工艺师”的堆里扎,只是想贴个“工好”的标签。烂泥烂工只能忽悠菜鸟,要忽悠“行家”还是要一点成本的。
所以壶家不会用“泥”来拖累“工”。除非“烧”坏了——壶烧坏了,或者脑子烧坏了。所以,重“工”的壶友比重“泥”的壶友少交了好多学费。
第三:好料不加。首先说明这条规律不适用为特定艺术目的和原矿料互配的加料行为。一种泥料,加怎么开壶?怎么养壶?怎么泡茶?料比不加料卖的价钱要高,而且加料的钱要不找回来,壶家一定会被老婆骂得狗血淋头。所以好料不能加差料,差料更不会加好料。加料会让紫砂壶“看起来更好”,除了特定的艺术目的,更多的是为了让假的象真的,次的象好的。
料加得越多就离“紫砂壶”越远。对壶友来说,“加料”所得到的存在太多的不确定性,而失去的却是紫砂壶最可郑州老人为奥运量身设计作品得到认可。宝贵的天然属性和人文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