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鸿大师紫砂艺术装饰特点
日期:2011-09-13 浏览:514次 
李昌鸿大师紫砂艺术装饰特点

李昌鸿大师说,纵观紫砂壶陶瓷史,每一步都有文人和文人书画相伴,是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紫砂壶器,它像中国画中的文人画一样,紫砂壶文化是文人陶、文化陶,是一种文化精神的反映。

李昌鸿大师将文人书画与紫砂壶器之间作一个有趣的比较:紫砂壶花货的题材总是以文人自居的松竹梅岁寒三友、傲霜的秋菊、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等等为主,而这些也是文人书画常见的内容;文人书画讲究法则,金石趣味。紫砂壶器物,比如花瓶类,装饰也求之,且紫砂壶壶最为盛,每壶自明清后必有篆刻印款或加书画落款。

图:李昌鸿大师作品

文人书画讲究神、气、韵、章法,不求形似重神似,而紫砂壶花货也求神韵不唯形似,李昌鸿大师认为从前人陈鸣远到朱可心、裴石民、蒋蓉、汪寅仙等人的作品可代表性地看到这些;文人书画讲究笔墨线条厚重,而紫砂壶造型的线条亦力求深厚,求力度,讲朴拙,如裴石民、徐汉棠、何道洪等人的作品充分显示了这一点;文人书画讲究造型线条简练、意到,这在紫砂壶传器中也可看到。上溯供春、时大彬,近到顾景舟等人的作品都刻意表现精神、意趣、线条力避繁琐,求舒曲自然,气韵生动,上下贯气。最重要的一点,文人书画的作者都是知识丰富,能诗善画的文人墨客和学者,有独到的见解和生活素养,这些融为紫砂壶器之后,更是相得益彰,得到收藏品价值的同时,还具有历史价值。

因此,李昌鸿大师在作品中体现出清高的情操和隽逸的追求。而紫砂壶名人中,很多人与文人学者交朋友,并在家中作壶求趣,本身也兼容了文人的学习和鉴赏家的气质与素养,能够剖析选型精神,把握造型气质。

【相关阅读】

陶瓷艺术大师李昌鸿

疯狂的紫砂壶壶价格行情

王卫良:艺术与需求结合的紫砂壶杯

Tags: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网络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紫砂壶足迹:从古至今的大师 下一篇吴培林紫砂壶艺人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紫砂壶艺泰斗吕尧臣壶艺展1(图)
吕尧臣作品1吕尧臣作品2吕尧臣作品3...
三足牛盖宝鼎壶-紫砂壶欣赏
许慎在《说文解字》里释义:“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自青铜时期至三代、秦汉延续千年,是尊...
明代紫砂欣赏 (图)
壶身呈莲蓬形,鼓腹下部渐收敛。壶身四周饰八片宽体莲瓣。壶嘴短,饰荷叶纹。壶盖面上以六颗莲子装饰在...
蒋蓉大师紫砂陶艺欣赏
作品名称;百果壶规格:8×15cm  作者:蒋蓉作品名称;荷叶壶规格:8×12cm 作品名称;寿桃壶规格:8×12cm...
清“康熙十六年”铭紫砂残壶
笔者收藏的这把清“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铭紫砂残壶(见图),源于闽北邵武古玩市场的地摊上,所...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