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膜茶”栽培技术
日期:2011-12-19 浏览:493次 
“地膜茶”栽培技术

近年,我们在引种定植无性系良种茶苗建园实践中,摸索总结出“地膜茶”栽培技术。该技术能显著提高茶苗移栽成活率,确保建园成功,适合在降雨量少、干旱年份多和冬季气温低于10~C的长江流域及其以北茶区应用。 1、测土选地 适宜无性系茶苗生长的土壤条件:pH值4.5~6.0;背风向阳,有利春茶早发;土层深度在1米以上,地下水位在1米以下,有机质 1.5%以上,肥力高;水源充足,排灌方便。 2、抽槽改土 单条式密植的按行距130~150厘米,宽窄行双条密植的按行距150-170厘米放线抽通槽。槽宽60厘米,深50厘米,下足栏粪、堆肥等底肥后回填土至槽平或略低,熟化一个月后即可栽苗。 3、选择品种 从适应性、抗逆性、丰产性、优质性等方面综合考虑,长江流域应选择中叶类、高品质的特早和早芽种合理搭配,今后建无性系良种茶园应以乌牛早、平阳特早、龙井43和福鼎大白茶、舒茶早、白毫早等为当家品种。苗木质量应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4、栽苗方法 长江流域茶苗移栽的最佳时间是10月中旬~11月中旬,其次为2月下旬—3月上旬。单条密植的行距130-150厘米,丛距15厘米,每丛2株,667平方米栽6000-7000株;宽窄行双条密植的宽行距120- 140厘米,窄行距30厘米,丛距20厘米,丁字形栽苗,每丛2株,667平方米栽8000-9000株。对土壤结构不良或pH值偏高的田块,要667平方米换 10-15立方米细黄土(pH值5.0-5.5)后栽苗。栽苗方法:先在抽槽熟化行中按单或双行开定植浅沟,一手拿苗,一手扒土,压紧须根,培土至泥门;每株苗浇定根水1千克;再培土到泥门上3~ 5厘米;最后留地上部苗高15厘米,剪去多余枝梢和嫩芽叶。 5、盖膜技术 先整平茶行以防损坏地膜,浇足水后或利用雨后初晴保墒盖膜。一般选用厚0.005毫米、宽 800毫米的地膜,如用黑色地膜防杂草效果更佳,长度依茶行长度而定,667平方米用地膜1—1。5千克。先用地膜覆盖茶行,再将茶苗顶部膜划开,露出茶苗,后用细土将膜四周和苗根部膜破损处压实密封。 6、后期管理 一是地膜管理。盖膜后勤检查,发现破损及时用土压实,保持膜下经常有大量汽水珠生成;当茶苗经过春夏两季生长后不再需要地膜保护,即8月中旬膜已风化时,结合上肥除草清除残膜。二是合理间作。第一年夏季可在宽行距中种一行玉米,给茶苗适当遮阴,冬季间作白菜、萝卜等,2足龄以上茶园应停种其它作物。三是勤施肥料。5月份可进行第一次追肥,方法是在窄行中间打洞施肥,施后及时用土封严洞口,用量为667平方米施尿素8千克或稀水粪8—10担,以后每月-上肥一次,用量逐步增加。四是定型修剪。当平均苗高达30厘米时,离地20厘米第一次修剪;以后每生长20厘米时留15厘米平剪,当苗高达到50厘米时即可开始采摘。

Tags: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网络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茉莉花的繁殖——扦插繁殖 下一篇茶梅的栽培管理和繁殖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台湾茶商万元高价收购“冠军茶”
...
我县举办首期“三杯香”茶叶加工技术培训班
...
稀有茶树品种紫娟栽培
紫娟产品介绍  “紫娟”是一个茶树新品种的名称。紫娟因具有紫芽、紫嫩叶、紫嫩茎和紫花蕾等植物学特...
无公害茶园栽培管理技术经验分享
随着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健康意识的增强,茶叶消费趋向理性化,人们对无公害茶叶的需求量不断...
永春佛手茶的栽培技术
永春佛手茶的栽培技术文章摘要:园地建设,茶苗定植和幼树护理,耕作制度,修剪技术,施肥技术永春佛手产于...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