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发生流行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
该项目探明了细条病的初浸染源及病种各部位的带菌量,播植病种异致苗发病或带菌隐症;该病在我省早、晚稻的流行相及环境诸因素和水稻生育期对其发生流行的影响;病菌的致病力分化为数量差异。发现病菌血清型及对噬菌体敏感性的分化,提出提高稻种带菌快速检测准确率的建议。通过严格检疫、建立无病稻种繁殖基地、药剂防治及农业防治试验,建立综合防模式。经试验验证后,在衡南县等地开展大面种示范取得成功,在衡南、长沙、平江、茶陵及湘潭等县市推广,收效显著。通过抗病性鉴定,已选育出9个抗病及农艺性状较好的晚籼株系及中间材料,可望选出高产抗病品种,初步研究了品种抗病机制。该成果在全国同类研究中及大面积应用方面居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