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科研
|
贵州野生茶树资源及地方品种变异类型的保护与利用 |
野生茶树资源是研究茶树起源、演化、分类的重要材料扣依据。对贵州历史上所发现的野生茶亚属Thea(L.)资源的种类和分布,以及驯化、栽培的地方群体品种的续存现状作了简要阐述,收集并保护野生茶树资源和地方品.. (2015-02-19) |
构建贵州茶叶产业技术体系的思考 |
结合国家启动茶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从茶树种质资源、新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病虫害治理与病毒资源调查与利用、制茶工艺及机具和茶史与茶文化等方面对贵州茶叶产业技术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提.. (2015-02-19) |
贵州茶叶加工业的现状与发展思路 |
在探讨贵州茶叶加工业现状和主要问题的基础上,论述了贵州荼叶加工业快速发展最基本的着力点、定位和要求,提出了建设贵州茶叶加工工程的科技措施。完成机构:[1]贵州省茶叶研究所,贵州湄潭564100[2]贵州省果树蔬.. (2015-02-19) |
贵州茶业发展的现状、优势与对策 |
从研究经济学服务于茶产业出发.对贵州茶业发展的栽培历史、发展现状、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进行了论述,并从技术、市尝茶叶需求、发展战略等方面分析了贵州茶产业出现的非均衡发展态势,以期为贵州茶业今后几年拟.. (2015-02-19) |
发挥省校合作优势 建设西部茶叶大省 |
从贵州省茶叶生产资源优势和浙江大学茶学技术与人才优势出发,对贵州建设茶叶大省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述,并就茶叶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引进名特优茶树新品种、引进推广高效安全茶叶生产技术和茶叶增值加工综合技术开.. (2015-02-18) |
贵州省重大科技专项《贵州茶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与产.. |
贵州省重大科技专项《贵州茶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项目(2008年6月~2012年6月)由贵州省茶叶研究所主持,参加单位有浙江大学、贵州大学、贵州省山地农业机械研究所、贵州湄潭兰馨茶叶公司、贵阳春秋实.. (2015-02-18) |
铜仁地区春茶不同时期化学成分及感官品质比较 |
为了对铜仁地区毛尖茶的质量提高、品质控制以及综合效益的发挥提供参考,对铜仁地区春季毛尖荼的芽、第1叶、第2叶、第3叶、第4叶和茎梗进行了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和叶绿素化学成分以及感官品质变化的初步研究.. (2015-02-18) |
三叶香茶菜种子发芽特性研究 |
目的探讨三叶香茶菜种子的发芽特性。方法在不同温度、光照、pH值、水势、播深、发芽床、盐处理、贮藏方式下考察三叶香茶菜种子发芽特性。结果三叶香茶菜种子在20~30℃条件下萌发率较高,其中在25℃下,萌发率达90... (2015-02-18) |
不同采收时期及不同部位绿凤藤茶中总黄酮含量比较.. |
目的探讨恩施地区绿凤藤茶的最佳采收时期及采摘部位。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采收时期及不同部位绿凤藤茶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不同采摘时间及不同采摘部位的绿凤藤茶中总黄酮含量具有明显的差别。结论不同时.. (2015-02-18) |
藤茶多糖AGP-3的分离纯化与结构的初步鉴定 |
目的对藤茶水溶性多糖进行分离纯化得到AGP-3组分,并对其结构进行初步的鉴定,为藤茶多糖结构与生物活性关系的研究奠定基矗方法采用DEAE-SephadexA-25、SephadexG-200和HPLC对藤茶多糖分离纯化,并通过IR、GC、1HNMR.. (2015-02-17) |
滑膜炎片的质量标准研究 |
目的建立滑膜炎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丹参、川牛膝,并采用HPLC法测定原儿茶醛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图斑点清晰,阴性无干扰;原儿茶醛对照品进样量在0.021~0.105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 (2015-02-17) |
外国专家眼中的中国乳品市场 |
功夫茶起源于宋代,在广东潮汕地区及福建的漳州、泉州一带最为盛行。发展到现在,功夫茶分为三个派系:福建、潮汕、台湾。具体而言,福建所选茶叶多为铁观音,潮汕多喝单枞茶,而台湾则多为冻顶乌龙。尽管所选茶.. (2015-02-17) |
“不染楚风”——茶村体之于晚明清初诗坛的意义及.. |
杜濬诗在清初诗坛迥异于竞陵楚风,也置于虞山、云间诸体之外,形成独具一格的诗体——茶村体。茶村体的诗学意义体现于:在晚明公安、竞陵横扫诗坛之际,茶村体却能不染楚风;尊古守道,宣忠扬孝是杜溶诗文创作的?. (2015-02-17) |
自然条件下乳化茶树油在香蕉保鲜中的应用 |
为拓展茶树油的应用范围,开发新型天然保鲜剂,试验由"Span80+Tween80"乳化剂制备得到乳化茶树油,通过检测分析病情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呼吸强度等指标,探讨了自然条件下乳化茶树油在香蕉保鲜中的应用.. (2015-02-17) |
茶叶贸易中的绿色壁垒及法律对策研究 |
在理清绿色壁垒概念的基础上,介绍了绿色壁垒的特征及中国茶叶的出口现状,提出了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法律对策。完成机构:安徽大学法学院,安徽合肥230039
(2015-02-16) |
论贵州茶业的贸易发展战略 |
论述了3个贵州茶业产业贸易发展战略:发挥贵州自然资源优势,建设规模的优质茶园基地;强化初级产品贸易战略,使之成为贵州荼业发展的引擎;打造自然资源和资本技术优势结合的“茅台式”精品战略,并以精品为核心.. (2015-02-16) |
云南普洱茶中大肠杆菌的检测 |
对不同产地、不同厂家、不同形状、不同类型、不同生产日期的14种普洱茶样品,检测其大肠杆菌,实验结果表明,14种普洱茶中的大肠杆菌检测均符合国家标准。完成机构:[1]云南农业大学基础与信息工程学院,云南昆明6.. (2015-02-16) |
茶树新梢节间与展叶角度生长变化及对名优茶机采的.. |
以浙农113、龙井43、浙农139盆栽茶树为试验材料,研究新梢生育过程中的节间和展叶角度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节间生长变化与新梢生长一样,遵循“慢-快-慢”的“S”型生育规律.3品种中,浙农139节间最长,龙井.. (2015-02-16) |
遮荫对茶花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
通过遮荫处理,研究不同透光率(100%、48.5%、22.4%)对茶花品种‘大海伦’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6—8月份,随着透光率的降低,茶花株高增长量呈上升趋势,但对地径的影响不大;而继续遮荫则.. (2015-02-16) |
第二届浙江省十大名茶产生 |
茶叶是浙江省农业主导产业之一。培育名优茶是发展壮大茶产业的重要手段。2004年评选产生的首届浙江省十大名茶,对推进茶叶品牌整合,做强做大浙江绿茶产业产生了重要作用,在全社会产生了良好影响。经过近五年的.. (2015-02-15) |
对当前泰顺县茶叶机械化的认识 |
茶叶机械化是实现茶叶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只要涉及茶叶的机械技术都是茶叶机械化的内容,它可以涵盖从茶树育苗、种植、加工到茶叶储存、饮用的全过程。当前泰顺县茶叶生产同样面临劳动力瓶颈制约。推行茶叶机械化.. (2015-02-15) |
信阳毛尖茶生产中的几个问题 |
信阳毛尖茶是我国传统名茶之一。对信阳毛尖荼的品质风格问题、传统手工炒制与机械化加工的问题、无性系品种与有性系品种、品种优质与早生的关系、选育品种与引种问题等进行了探讨。完成机构: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 (2015-02-15) |
安徽茶叶出口竞争力SWOT分析及对策探讨 |
茶产业是安徽省的传统优势产业。2007年,安徽茶叶出口额激增,进一步凸现了安徽茶产业在这一领域的竞争优势,但在安徽茶产业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从内外环境两个层面、有利与不利两个角度,利用SWO.. (2015-02-15) |
福建乌龙茶的发展 |
本文主要阐述了福建乌龙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初步探讨其发展策略。完成机构:[1]漳州天福茶职业技术学院,福建漳浦363202[2]漳州大闽食品有限公司,福建漳州363000
(2015-02-1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