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病细胞因子表达的临床研究
通过研究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和周围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IL-8、IL-10、IFN-γ的表达,以及设定治疗后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和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理,寻求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根据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制定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的诊断和分度标准,选择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患者91例。给予葆乐辉+必可酮或单用葆乐辉或单用必可酮三种治疗方案。治疗前后留取血清和制备PBMC涂片,采用ELISA法和原位杂交法检测IL-8、IL-10、IFN-γ水平以及它们的mRNA表达。同时判断临床疗效发作期的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患者与正常对照相比血清和PBMC中IL-8的表达增高,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IL-10、IFN-γ的表达减少,差异亦有极显著意义(P<0.01)。三种方案治疗后细胞因子的表达较治疗前有明显变化(IL-8下调,P<0.01;IL-10、IFN-γ上调, P<0.05)。三种方案之间比较治疗后细胞因子的表达和临床疗效均无明显变化(P>0.05)。茶碱的血药浓度,与细胞因子之间无浓度依赖性关系(P>0.05)。研究结果对揭示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理,探讨其研究方法、诊断指标和治疗方案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指导价值和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