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茶机械化加工技术现状
日期:2011-08-19 浏览:310次 
绿茶机械化加工技术现状

1.发展过程

经过50多年的发展,我国绿茶加工及其机械化作业技术的研究和产品的开发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上世纪60年代以前,重点是研究和总结传统制茶工艺技术,以及研制、开发制茶机具和机械化作业技术;60-80年代,改进制茶_丁艺,优化及实现机械化、连续化作业;80年代强化研究制茶机械化作业的初步自动化控制技术;90年代主要是开发实用化技术,如名优茶的开发和机械化生产,至今国内已开发了多种适合不同风格名茶加工的名优茶加丁机械,如扁形茶、针形茶、条形茶等,特别是扁形名优茶多功能机的研制成功,对扁形名优茶发展起到极大的椎动作用。近10多年以来,全国主产茶区推广各种名优茶机械近10万台(套),机制名优茶比例由1992年的25%上升到目前的70%左右。

我国制茶机械化作业技术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与食品工业的机械化相比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食品]_业生产技术的发展过程大体要经历5个阶段,即机械化阶段、初级自动化阶段、自动控制阶段、数据化阶段、高级自动化阶段(无人化阶段)。目前国内食品加]_技术已处于第四阶段,国外茶叶加丁已进入第三、第四阶段,如日本蒸青茶生产线和英国CTC生产线。而我国的制茶技术总体上仍处于第一阶段,个别单机或生产线处于第二阶段,与国外相比尚存在巨大的差距。

2.绿茶品质的问题与生产设备性能的关系

我国绿茶加工由于加工方式及机械结构等原因,往往造成茶叶色泽差,尤其是机制名优茶外形毛糙、色泽偏暗、滋味较淡薄、汤色偏黄、叶底有红梗等,并且烟焦味严重,储藏过程中容易变色,同时碎茶过多也是目前我国绿茶加工存在的问题之一。

造成绿茶品质不佳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加工设备不能满足工艺要求,其中以杀青设备对茶叶品质的影响最大。杀青通过对鲜叶加热,达到抑制酶活性并散发部分水分的目的。目前广泛使用的传导加热杀青方式,难以快速升高茶叶温度,钝化酶活性,导致茶叶产生红梗红叶等现象,降低了茶叶品质;若提高杀青温度,可以解决这一问题,然而又易产生焦边或闷黄现象,所以现有的杀青设备在加工过程中控制适度杀青条件比较困难。

我国许多地区在生产扁形茶、条形茶及卷曲形名优茶时常采用滚筒杀青机杀青。鲜叶经滚筒杀青机杀青后,芽叶周边与高温滚筒接触、碰撞,出现卷曲、收缩现象,虽经后期整形,也很难磨光粗糙的外形。总的来说,无论采用现有的哪种杀青设备,都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此外,条形和卷曲形名优茶加工后期都有一热风干燥过程,干燥前期即自由水挥发阶段,为恒率失水,干燥效率较高;而后期为结构水挥发阶段,茶叶含水率从15%降至5%,结构水需要克服水分子转区的阻力,要求干燥温度低、时间长,传统的热风干燥方式存在生产效率低、耗能高的弊端。由此看来,目前广泛采用的传导加热方法难以迅速、及时地钝化鲜叶中的氧化酶,完成杀青工序;茶叶干燥后期热风对流干燥效率低、能量消耗大,必须寻求新的热处理方法。

3.茶叶加工机械存在的主要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茶叶加工厂六七万家,但绝大多数茶厂特别是初制茶厂的制茶机械都存在设备简陋,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低,设备材料较差的情况。目前我国茶叶机械制造水平较低,很多茶机制造厂仍处于作坊式生产,茶机质量较差,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不高。当前我国绿茶加工机械仍沿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设备,严重制约了我国绿茶生产的发展。

Tags: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网络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3LJW—750—B单人单刃电动茶树修.. 下一篇燃油型机动茶树修剪机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三峰特珍茶叶加工方法
三峰特珍一级茶,产于“黄麻起义”中心地带的湖北省黄冈市的林店茶场三峰山。三峰特珍一级茶的做法茶叶...
越红工夫茶加工方法
越红工夫茶加工技术要点文章摘要:分撩作业,抖筛作业,切茶作业,风扇作业,拣剔作业,飘筛作业,加温作业,匀...
茶黄素|茶红素|茶黄素的作用及提取技术
茶黄素(theaflavin)是存在于红茶中的一种金黄色色素,是茶叶发酵的产物。在生物化学上,茶黄素是一类...
铁观音逼近江西绿茶
...
湖南:石门茶叶进入“深加工时代”(图)
昔日手采锅炒麻袋装,明朝精制加工瓶中藏,“中国名茶之乡”--石门县的9.8万亩茶园正演绎着历史剧变...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