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园管理--茶树修剪
(一)、茶树修剪的作用:
茶树修剪的作用概括为:①构成良好的树冠;②更新复壮、促进新梢生长;③调节光照条件;④除去病虫枝细弱枝;⑤平衡地下部和地大部生长。
经过修剪的茶树,由于解除顶端优势,控制了主杆向上生长,营养物质就转入侧枝和侧芽中去,促进大量侧枝和侧芽向侧面横向萌发生长,从而形成一定树形,育成广阔茶树树冠。提高产量和质量,提高采摘质量,便于田间管理和为机械化管理打下基础。所以说,通过人为地对茶树科学合理地修剪,不仅是促进茶叶高产优质、稳产的一项基础措施,又是栽培管理上必不可少的技术环节。
(二)、构成优质高产茶树树冠的要求
茶树树冠的高低、大小、形状、结构、强弱,直接影响着茶树的生育、产量和品质。而就优质树冠的形成,首先要搞好修剪这个技术环节,同时还应合理采养及加强肥培管理才能实现构成理想的高产优质丰产型的树冠,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分枝结构良好。
分枝层次多而清楚,骨干枝粗壮而又分布均匀,采摘面生产枝健壮而较茂密。
根据实践观察和了解,自然生长的茶树到壮年期只有8-9
层分枝,已基本固定,而经修剪后8-9年生壮年茶树有12-14 层
分枝,离地50公分以下的骨干枝,每丛有9-14条,枝干直径2-3公分,高度50公分以上,采摘层以下的骨干枝有15-25根,径粗干平均1.5公分左右,树冠冠面生产枝每平方米1000个左右,其产量也已进入高峰阶段。
2、树冠高度适中。
树冠要控制在适当的高度,使之既利于水分和养分的运输,提高新陈代谢水平,又便于修剪、采摘管理作业。根据生产实践看,其高度宜控制在70-80公分。
3、树冠宽广覆盖度大。
高产优质的树冠应具有宽大的绿色采摘面,在控制适当高度的前提下,尽可能扩大树冠幅度,在两行树冠间留20-30公分的宽度,供采摘或其他管理作业的操作道,使树冠有效覆盖率达到80-90%的水平。过宽不便采摘,过窄对土地利用不经济,采摘面不大难以实现高产。
4、有适当的叶层厚度和叶面积指数。
茶树的光合作用、水分、养分的蒸腾和吸收,尤其接近采扎面叶片的数量和质量,关系着新芽生长的好坏,直接影响茶叶的高产和优质。因此高产优质的树冠必须留有一定厚度的叶
层。一般高产树冠面应有10-15公分厚度的叶层。
(三)、茶树修剪技术
1、幼龄茶树的定型修剪。
茶树种植后,经每年剪采培育后达到一定高幅度的理想树冠形状,称为定型。幼龄茶树定型修剪、一般分三次进行。
①第一次定型修剪
对无性系扦插茶苗在移栽后 (也可以移栽前修剪)
,对茶子直播的茶苗应长在2足龄时进行第一次定型修剪,其修剪高度离地面15-20公分处剪去主杆,侧枝不剪。
②第二次定型修剪
第一次定型修剪的次年,即达三足龄时进行第二次定型修剪,剪口离地高度35-40公分。如果茶苗高度达不到35公分,则应推迟修剪。
③第三次定型修剪
第三次定型是在第二次定型修剪后一年进行,离地45-55公分高度处剪去全部枝叶。
2、成龄茶园修剪
成年茶园主要分轻修剪和深修剪二种修剪。
①轻修剪
幼龄茶园经过多次定型修剪后,还应再经过2次轻修剪,其作用是平整蓬面扩大采摘面,增加发芽密度,为茶叶高产打下基础。多次修剪可在原来剪口基础上提高8-10公分。待茶树高度达到70公分左右时,可按采摘茶园轻修剪要求进行。
进入正式投产的成龄茶园由于受树龄采摘及旱、冻或肥、病虫害轻度危害,而使采摘面分枝细密或枯枝败叶,新梢生长势减弱,为了调节新梢密度,和保持树冠冠面平整,必须每年或隔年进行1次轻修剪,这个轻修剪程度一般控制在原来剪口上提高5公分左右。
②深修剪
茶树经多年的采摘和轻修剪,树冠逐年提高,冠面上的分枝密集细弱,形成“鸡爪枝”、水分、养分输送困难,育芽能力弱,芽叶细小,对夹叶增多。产量、品质下降,采摘十分不便。因此,对这种树冠,应采用深修剪的措施。剪去“鸡爪枝”,使之形成新树冠,恢复树势、提高产量、改善品质。
深修剪深度以剪除“鸡爪枝”为原则,一般要剪去叶层的一半,约10-15公分左右。
③中低产茶园修剪
(1) 重修剪:
重修剪的对象主要是未老先衰的茶树,和一些树冠虽然衰老,但骨干枝仍然较强壮的茶树,但仍有一定的绿叶层,枯枝较多,育芽能力极弱,芽叶瘦小,对夹叶多、鲜叶品质差、产量低。这类茶树通过重修剪改造后,可使衰老的树冠重新恢复生机,形成枝叶茂盛高产的新树冠。
修剪程度:
重修剪程度因树制宜,剪的过重,树冠恢复培养变慢,过浅过轻则达不到改造的目的。生产实践证明,根据茶树树冠衰老程度其修剪离地高度30-45公分,因其衰老程度不同,所剪高度也应不同。
(2)台刈:台刈是一种彻底改造树冠的办法。台刈的茶树必须树势十分衰退老,采用重修剪方法忆为能恢复树势,即使增加肥培管理,产量仍然不高,茶丛内部粗老枝干,枯枝多,地方苔藓多,芽叶稀少,对夹叶多等,只好采用台刈措施。
目前我市一般台刈时间尽量按排在春茶后台刈,台刈高度离地5~10公分处砍去上部全部枝干。
四)、修剪工具
除幼龄茶园第一次定型修剪应用整枝剪外,其他各类型修剪,包括工具可采用篱剪
(双手长柄剪刀)或单人、双人修剪机。台刈用桑剪。
(五)、修剪时期
幼龄茶园定型修剪主要考虑以培养茶树骨架为主,因此修剪时期都应确定在春茶前2月下旬—3月中旬为宜,但对无性系移栽茶苗,在移栽定植后应马上剪掉。
成龄茶园轻、深修剪。低产茶园的重修剪,因考虑当年春茶多采制名优高档茶,其修剪时间以确定当年春茶结束5月上、中旬为佳。宜早、不宜迟。成年茶园树冠叶如有冻、旱肥或病虫危害,考虑当年的恢复树冠树势为主,则修剪时期应提早春茶前2月下旬—3月上旬进行。
六)、重修剪台刈茶园应与改园、改土、改采相结合
重修剪、台刈后,应全面进行清园,中耕或深翻,结合病虫害防治。要重视肥料的作用。在重修剪、台刈前的秋、冬季应施足有机肥为主的基肥,剪后要立即施用追肥。在采摘上,剪后当年不采,肥料管理好的重修剪茶园,第二年春茶可采摘,台刈茶园第二年为采。重修剪下年度再提高10公分轻修剪,同样留养采摘方法,此后可按采摘茶园管理,一般春茶后进行重修剪改造茶园,第二年就能恢复,甚至超过改前产量。台刈茶园第二年要定剪,其高度控制在30~40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