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产油茶的成功变脸
江西茶油正在“变脸”。一是品质变了,油变得越来越晶莹透亮。二是包装变了,不再是5公斤或10公斤一大桶,0.5公斤、1公斤的精致小包装,摆在超市货架上丝毫不逊色于一旁的进口橄榄油;三是品牌意识变强了,过去的茶油无名无姓,现在各个产地的茶油都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像德兴的一种茶油起名“五季”,应和了茶树秋天开花结子,要经历秋、冬、春、夏、秋五季才有收获的特性,别有一番文化韵味。4月5日,记者又从省林业厅了解到,国家林业局今年初出台的《关于发展油茶产业的意见》中提出:油茶以湖南、江西为中心产区,辐射广西、福建等省份。有2000多年历史的江西油茶正凭借传统的资源优势,借力政策扶持、企业努力,开拓产业新生代。
发展取决于优化资源
广阔的市场,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但省内油茶企业经常遇到的苦恼却因为优质原料紧缺而不敢接大订单。江西省虽然拥有1120万亩的油茶林,但大部分“人种天养,只取不予”,平均亩产茶油只有4公斤左右,不到高产油茶的10%。如何优化资源,以“质优”促进产业发展是江西油茶业急需破解的难题。
江西省成立省油茶行业协会的目的,也就在于将企业、油茶种植基地与农民结合起来,以基地的示范作用,带动农民增收,促进产业发展。
在新余北岗高产油茶示范基地,记者感受到油茶带给农民的希望。承包这片油茶林的傅忠保告诉记者,这片2001年造林的150亩高产油茶林,春天卖“穗条”可以收入6万余元,秋天卖茶籽可以收入3万余元,而后一项收入会随着造林8年后进入丰产期大大增加,预计亩产茶油可达40公斤以上。虽然相对于种粮食、种水果,种油茶投入大,还不算头4年在没有收益的情况下不断投入的人力、物力,但从长远看,油茶市场稳定,风险小,特别是收益期长,高产油茶林可挂果100年。今年,傅忠保油茶林的旁边又冒出了一大片油茶林。
专家介绍,油茶的产业链条可以不断延伸,上游的天然资源优势会随着市场需要、^***推动不断优化,而链条的终端,目前企业所触及的还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在日本,茶油是高档化妆品的重要原料,从这个意义上看,江西省茶油的高附加值部分尚有很大的开拓空间。
一个传统产业,充满着朝阳的气息,我们期待它驭风而行。
“变脸”得益于市场开拓
江西省一直是油茶大省,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二位。而江西油茶的“变脸”,则得益于江西省油茶企业不断走出省门、壮大市场。
江西省食品工业协会高级工程师陈震雄告诉记者,茶油、橄榄油等木本食用油具有无污染、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特质,迎合了人们日益增强的健康消费理念;以往,北京、上海等地的高端消费者,会选择进口橄榄油,每公斤要100多元,而现在,他们更多地把目光投向号称“东方橄榄油”、价格只有橄榄油三分之一的茶油。针对这种消费趋势,江西省企业做了坚持不懈的努力。他们做精产品,过去由于茶油色泽较深还有一股特殊味道,在省外市场不受欢迎,而现在市场上的茶油,透亮清香无异味;同时企业运用的知识营销,更是让习惯吃豆油的北方人、习惯吃花生油的南方人逐步认识并接受茶油天然健康的品质。近年来,“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江西品牌茶油又开始回归省内市场。2005年,曾有人遍寻南昌市场,难觅赣产品牌茶油,现在“绿海”、“润心”摆上了南昌各大商场货架。
据专家介绍,虽然近年来各地茶油的产量、销量都在增长,但茶油的市场价格远高于一般食用油的情况却丝毫没有改变,如在日本,茶油的价格甚至是其他食用油的七八倍以上,由此也推动了江西油茶产业的发展。目前江西省有油茶加工企业35家,年产优质茶油8130吨,年产值达204亿元,形成了一批以生产精制茶油为主的龙头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