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保鲜保质贮藏――机械冷藏
日期:2012-10-31 浏览:657次 
茶叶保鲜保质贮藏――机械冷藏    的鲜叶从树上采下之后其内含物就引起激烈氧化。如维生素含量减少多酚类化合物的氧化,碳水化合物的消耗香气成分的变化也是非常明显的。如具有新鲜鲜叶香的青叶醇醋酸酯,青叶醇已酸乙酯等成分逐渐消失。同时脂类物质氧化分解形成新的香气成分。
    在大规模生产的高峰,叶难以做到现采现制,鲜叶就要贮藏保鲜特别是南方和夏天,气温高,鲜叶因保管不善而腐烂,或者降级处理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常有的事。因此,鲜叶贮藏保鲜技术是鲜叶加工头等重的事情。任何厂(鲜叶加工)都应有良好的鲜叶贮藏设备以便保鲜。
    优质叶色泽青绿,香气悠长,但是袋装放置时间略长后,原有色泽就会有改变,这是因为叶虽然在包装袋中,但是袋中的空气仍然会与叶的vc及碳水化合物发生反应,直接影响鲜的品质。
    由于氮气的化学特性,常规条件下不与其它化学物质发生反应,所以氮气是很好的保护气体,因此有条件的地区或厂,应采用真空充氮包装的方法来包装叶,这样不但能使叶保存时间更长,保持原有色泽,还能提高叶的档次。
    叶包装不能用简单的抽真空包装,因为在成品茶的运输过程中,会高堆满放,真空包装袋中没有空气,很容易将挤碎。
    鲜叶及成品的保鲜贮藏
    鲜叶内含物中许多可在制过程转化为叶色香味品质的有效成分和品质成分。在贮藏过程中因激烈氧化而消耗,使鲜叶干物质损耗量增大。在20度条件下贮藏24小时鲜叶干物质损耗率达5%,它比5度条件下贮藏的干物质损耗量高60%。干物质损耗量,随着贮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这种损耗使鲜叶制率降低,干物质损耗率5%,等于制出的成品茶无形中减少了5%。原来可以生产100Kg的鲜叶,现在只能生产出95Kg叶,少了5Kg。这种看不见的经济上的损失是相当严重的。因此采收后迅速降低叶温是非常有必要的。
    鲜叶采收后,持续高温及VC的激烈氧化,严重的影响了鲜的质量,如果鲜叶堆放时间太长,水化合物大量消耗,蛋白质会水解生成氨基酸和酰胺,然后转变成氨气便可闻到^***气味,说明鲜叶已变质,损失制价值,只能弃之做肥料。而且持续高温会使鲜叶在氧气的作用下,将伤口变红,大大影响成品茶的品质。
    贮藏中会遇到不同的问题,各地区要根据自身情况操作,基本步骤如下:
    为了保证鲜叶入库不会有较高的田间热,应在清晨9~10点前节束。鲜叶采收后要迅速移至冷藏库,装入事先准备好的纸包装箱中,放入库内的货架上,最好不要用裸露的包装,因为鲜叶在高风速及高风压的情况下,水份蒸发速度较快,所以要选用封闭式的包装,可以在纸箱的四周打一些小孔,以便散热。
    鲜叶入库要根据生产而定,有些地区叶的采收比较集中,就要相应的建设大型库,并且要选用较大的机器设备,以便叶集中入库后,有足够的冷量降低温度。格瓦拉米(M.Mtbapamh)试验,在1度条件下鲜叶能保藏10~12天,不但不会降低鲜叶质量,反而提高了制品质。
    叶的伤口变红与高温及氧化有直接的关系,可以用上述的方法解决,有条件的还可以将鲜叶放入塑料袋中充入95~98%的氮气,可以有效的解决变红问题。
    成品茶经过充氮包装后,可移入冷藏库内储存,但不能裸露储存,冷藏库内的湿度较外界高出许多,裸露储存会改变成品的内部含水量,从而大大降低叶的质量。
    叶包装后放入纸箱内,就可以入库储存了,温度控制在-10~0度间都可以,考滤到投资问题,控制在-1度至0度就可以了。但目前很少有人贮藏成品,主要还是解决鲜叶的问题。入库后就可以据市场的情况进行销售,但是充氮包装及冷藏的真正意义是能够延长叶的销售期,保持原有品质,拉动市场需求,而不是囤积居奇。
    随着精品意识的出现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需求物质形态的改变,机械冷藏将在叶的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

Tags: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网络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药茶抗衰宝的加工 下一篇“农残标准”戳伤茶叶出口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茶叶品鉴之葵花宝典之一
品鉴茗茶可分为四个步骤、系列:  品茗最关键的一环便是开汤品赏,也就是将茶叶先行冲泡,然后再进行...
茶叶品鉴之葵花宝典之二
 尝试味道  茶汤吮入口内,不咽下喉,用舌尖打转两三次,巡回吞吐,斟酌茶的味道,主要鉴赏浓淡、强...
最全科学贮藏茶叶方法
  已经融入了大众的生活,茶文化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朋友的关注,掌握一定的茶知识是茶客们所必须的。...
柳州冬天5年来最暖 早春茶叶全面开采
茶农采茶忙早茶长势喜人  中国绿茶网讯去年12月至今年2月,广西柳州各县市平均气温相比常年偏高1℃以...
审评茶叶注意事项
  审评茶叶的优劣,目前仍然以感观为主,理化检验为辅。感观审评鉴定法,是以人的视,嗅,触觉等感官...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