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采摘时的注意事项及采后之处理
日期:2012-10-08 浏览:789次 
茶叶采摘时的注意事项及采后之处理 装菁之器具我国多用竹筐,采工每人背负一只,每区可置大箩四只,用挑菁至厂,印度多用麻袋或布袋,但不通空气,瓜哇印度有用椰袋者,而锡兰及巴达维亚等大园因用缆车输送菁,故用特制之沙网架装之,网上衬以Mara草,以免菁在运送途中,因摩擦而受伤。菁之运送,我国多用挑运或肩背,有用单车或牛车马车拖车者。外国大园,则用汽车电车或缆索,室内运送则可用升降机,循环带,或台车等。  

   菁采下后须注意下列诸点: 

1. 不可久握手中。 

2. 不可压置,以免生热而?酵,并生宿味(140F十分钟即红变曰?草)。 

3. 如发现有碎叶病虫害叶及变色变软之叶及其它夹杂物,应即拣除。 

4. 雨菁露菁,应先簸筛以去水分,并放于阴凉处以阴干之。 

5. 菁尽速运回工厂,不可久置园内。 

6. 箩应放于荫蔽处,并用物遮篮,忌与日光接触。 

7. 箩中间须留空隙,以免堆压发热。 

8. 一日至少分三次秤,勿使鲜叶堆置于园中时间太久。 

9. 采后之叶,尽速付制,以「即采即制」为原则。但亦须行活叶处理。 

10. 生叶务须当日制完,如万不得已,不能制完,则留下之生叶,明日应改制其它类,不可制绿茶。 

11. 菁堆置厂中,不可大厚,堆置地点,须阴凉而清洁。 

12. 粗嫩不一之菁,应分别堆置,以便分别制造。 

 叶采摘时应注意下列诸点: 

1. 树如经剪枝,则采摘面以下之叶不宜采摘,俾使旁枝浓密,树势整齐而旺盛。 


2. 采摘应按行列次序逐行进株探清,不可选芽叶多者采摘而芽叶少者漏摘,以免减少产量。 

3. 采摘时应严格规定采摘之标准,并严格执行之,使品质划一。 

4. 须注意留蓄,鱼叶老叶不可采下。 

5. 露水及雨后不采,以免味涩而淡薄,水色混浊,杀菁时又易焦变。 

6. 采摘之先,应摇动树,以除去露水雨水及灰尘蛛网等不洁物。 

7. 采摘切勿粗暴,攀折后之叶应使之复原。 

8. 每丛合乎标准之叶芽,务须一次采清,以免洗丛之麻烦(采时由下而上,由边缘至中心)。 

9. 老嫩宜分摘,以免影响品质及制造之麻烦。 

10. 采时不可用指甲折破叶,以免汁流出而引起化学变化,变成黑点。 

11. 养成早采嫩摘之习惯,并递年早采。 

12. 冬以不摘为宜,以保持树势。 

13. 树势不佳者不摘,如全部树势不佳,则停采一年,而管理工作,仍应照常进行。 

14. 发育不良之不育芽不摘。 

15. 发育不佳时,对口叶及芽不摘,以恢复树势。 

16. 留梗不摘,制绿茶尤须将梗拣出,采时须自第二叶与第三叶(或鱼叶)节距之中间部位采下,太上则遗留之枝梢易枯萎,太下则梗太长。 

17. 有病虫害之芽叶不摘,摘下后亦须拣除。 

18. 即采即制,务求迅速。 

19. 勿伤芽叶(伤处易变红或发黑,甚至有酸味)勿久握手中,勿压置篮中大久及太厚。 

20. 手及器具与堆置场,务须保持清洁,勿使叶感染其它气味或不洁物。 

21. 采后制前,务须保持菁之本质,勿使发热?酵或受日光雨水。 

22. 每株树,中间宜探摘较深,外围较浅,则树发育较佳。  


 

Tags: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网络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茶鸡共作”值得大面积推广 下一篇浅谈生态茶园的栽培管理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安溪茶叶包装图(12)
版权属中国茶叶网china-tea.org和作者共同拥有。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茶叶网china-tea.org...
安溪茶叶包装图(13)
版权属中国茶叶网china-tea.org和作者共同拥有。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茶叶网china-tea.org...
安溪茶叶包装图(14)
...
安溪茶叶包装图(15)
版权属中国茶叶网china-tea.org和作者共同拥有。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茶叶网china-tea.org...
中国茶叶包装色彩设计过程体验
《中国茶叶包装色彩设计过程体验》茶在中国历史上有很长的记录,由于这种悠长的历史,茶比别的饮料增加...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