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禅一味之误
茶禅一味之误
君掌盛无边,刹那即永劫
今年四月,笔者应邀去宁波参加禅茶会,会议中有一天安排了茶禅研讨的论坛。算来全国各地每年举行的禅茶会、禅茶论坛不下数十,而这次论坛给笔者留下的印象最深。囿于论坛时间所限,有一位发言者,人民大学的宣方教授不得不简略地为大家展示了他的茶道文献研究成果,可是这短短十几分钟的内容量却是巨大且引人深思的。原来,在各个版本的《大藏经》中,几乎没有“禅茶”或“茶禅”的记录,而现在存的禅宗语录里也没有“禅茶一味”或“茶禅一味”这种特别的提法;再有,在国内非常流传的说法:一休宗纯禅师将半幅圆悟克勤禅师手迹“碧岩录”(或云“禅茶一味”四字)作为印可证明留传给日本茶道开山宗师村田珠光,自此墨迹成为日本茶道重宝云云……此事属谬。现在日本博物馆中展出的非是圆悟禅师的笔迹,乃是其弟子大慧宗杲代笔。其内容也非“碧岩录”或“禅茶一味”之类,只是一幅普通的印可书。
说来惭愧,笔者没有经过任何考证就在小说《红尘外的茶香》中写起这一段茶道逸事,而且笔墨浓重地渲染了一休禅师那幅“圆悟墨迹”,以及这幅墨迹对村田珠光和日本茶道的影响。会后反思宣方老师的话:希望中国茶人在考察和治学方面再严谨一些,审慎一些,不要拍脑袋,认为历史和事实就是自己幻想出来的那样……反思自身之余,回望近十年所见所闻,也有一些感触与诸读者分享,仅供诸君茶后一哂。
那所谓“禅茶”的东西
在时人眼中,“禅茶”是一种小资的东西。这个小资,具备三个条件:古典、优雅、时尚。一说起“禅茶”,脑海中总会浮现出这样的情景:在一家复古典雅的高档茶馆里,只三五个文人雅士,焚上一炉好南洋沉香,用一只龙文堂安之介亲制铁壶煮一壶陈年普洱茶,拈几则禅宗公案,谈几段《金刚经》、《妙华莲花经》偈语。间或展开熟宣,描两笔朱砂罗汉,写一幅“观自在”,或是思辩一下人生中仿似过不去的那些个坎儿……谈玄论道的,这还不算是“禅茶一味”么?
从宣方老师的考证来看,哪有“禅茶一味”或“茶禅一味”这种东西!所谓“禅茶”不过是以“复古”这种文雅文化炒作的噱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