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平台民打造“大陆阿里山”品牌
漳平台民打造“大陆阿里山”品牌
按照省委、省^***关于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总体部署,漳平市委、市^***积极推进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努力创建台湾农民创业园。2008年2月,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升格为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其核心区永福镇,其山地气候与台湾文山、南投的农业生产条件相近,被台商誉为“大陆阿里山”。近年来,我们以打造“大陆阿里山”品牌、建设“一平台、三基地”(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平台,高山生态农业、新农村建设示范、乡村旅游观光休闲三大基地)为载体,全面推进创业园区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2010年,创业园区新引进台资农业企业10家,目前进驻台资企业54家,总投资4.9亿元,其中高山茶企业43家,常住台商460多人。特色农业产业已形成规模,核心区永福镇“茶、花、菜”三大特色产业种植面积达11万亩,其中茶叶4.8万亩,名优花卉1.8万亩,反季节蔬菜4.2万亩,实现产值4.8亿元。
一、主要成效
(一)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近年来,建设了农村路网、茶山连接道路180公里,特别是总长25公里、总投资8000多万元的671县道改造工程竣工,极大地改善了园区连接厦、漳、泉等城市的交通状况;投入3000多万元新建了110千伏变电站,基本满足园区用电需求;多方争取项目、筹措上亿元资金,实施了园区防洪堤、水库除险加固、农业基地水利喷灌、标准化渠道、土地平整、人饮工程等项目,大大改善了园区和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目前,308省道、园区用水等工程已在施工,新一轮的基础设施改善工作正在掀起。
(二)现代农业初具规模
加强基地建设,已建成4万亩高山绿色乌龙茶生产示范区、1.5万亩花卉栽培示范区、3万亩高山反季节蔬菜种植示范区、5000亩台湾低温果树种植示范区、500亩农产品加工示范区。注重科技带动,建立了厦门大学教学实践基地、福建农林大学产学研基地,建设了7个“一村一品”产业示范村、8个科技示范村、124户科技示范户、6个漳平市花卉产业化科技示范基地。强化服务支撑,成立了永福镇三农服务中心,投资200多万元建立了农业检验监测中心。积极培育“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的“三生”农业,开发观光休闲农业产业,促进“一产”带“三产”,提升园区农业产业层次。
(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
通过创业园建设,推动新农村建设。如漳平市永福镇西山村,是龙岩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也是中国杜鹃花之乡重要区域。全村种植花卉面积1356亩,其中杜鹃花占90%以上,温控式花圃15000平方米,年产值2500多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679元,正着力打造“华夏杜鹃第一村”。西山村通过土地有序流转1800亩,建成著名的“十里花街”。目前,西山村建有农家乐乡村旅游线路、永福民俗馆、杜鹃花公园、森林公园、沿江公园、人口文化苑等景点,在参加评选“漳平最美的村庄”中名列榜首。永福镇列入漳平市乡镇机构改革试点,成立“五办三中心”,组建城市管理永福监察中队;成立永福镇农村会计服务中心,在全镇实行“村财镇管”,规范村务管理;成立农村公路养护工区,筹集28万元实施14条123公里乡村主干线养护。加强集镇垃圾清洁队伍建设,开展“清洁家园”活动,逐步改善了永福镇村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