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下乡 新农村更靓
茶文化下乡 新农村更靓
茶技展示墙
人人都讲茶文化,但茶文化究竟如何定义?在茶产业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中,名山县力求将厚重的蒙顶山茶文化变得具体,以手工画、浮雕等形式,尝试对茶文化进行具体展示。
“龙行十八式”茶技、植茶始祖吴理真、贡茶文化……但凡与蒙顶山茶相关的历史,名山县都将其收集、整理、汇编起来,制作成精美的文化墙,通过蒙顶山茶文化下乡活动,将茶文化送下乡,送到示范片茶农的生活中去。
“龙行十八式”展示墙
将茶技定格在名山
在这次蒙顶山茶文化下乡过程中,名山县采取重点突破,点、线、面结合的办法,确立了“一个核心、一个重点、一条环线”阶段性重点打造思路。成雅高速路太平出口(名山县红星镇路口)是蒙顶山茶文化的重点展示区,从红星镇路口到茅河乡整条环线,则是蒙顶山茶文化的集中展示路线,而茅河乡则是核心展示区。
出成雅高速路太平出口,能看到名山县红星镇路口处新修建的一个大广场,这里是茶文化的展示区,被当地人称为茶文化广场。
茶文化广场上,除了各种健身器材,最引人注目的是一面巨大的石墙,上面刻绘着蒙顶山茶技“龙行十八式”的各种招式,还附带有文字介绍。
一直以来,很多人都知道“龙行十八式”茶技,但却不知道这套茶技的发源地是蒙顶山。为此,今年名山县抓住2010年上海世博会举办的历史机遇,成功策划了蒙顶山茶和蒙顶山茶技“龙行十八式”走进世博会的活动,在世博园四川馆展示蒙顶山茶及茶技的风采。这次活动,旨在通过茶技表演,将蒙顶山茶史、茶品、茶技推向国际,扩大中国蒙顶山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并将茶技“龙行十八式”定格在蒙顶山,使之成为蒙顶山特有的茶文化符号。
将茶技展示墙设在红星镇路口,就是为了让外地游客一下高速公路,就可以通过这面墙,感受到精湛的蒙顶山茶技“龙行十八式”,从而真正将“龙行十八式”定格在名山。
随着关注“龙行十八式”茶技的人越来越多,开始有人慕名前往名山县,进入蒙顶山风景区观看茶技人员表演“龙行十八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