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为紫砂包容的文化特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紫砂的真正价值
紫砂壶壶是陶文化和瓷文化的结晶,千百年来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并且将文学、书画、金石等艺术集于己身,被称为“凝固的音乐、微缩的建筑、立体的诗画”。历代文人墨客、名士贤达鉴赏把玩之中更加赋予其个性内涵,使之具备了“沉静古朴敦厚内敛”的气质”、“诗情画意行云流水”的性情和“千锤百炼沙里淘金”的韧力,由此雄踞一方,饮誉中外。
紫砂壶兼备陶与瓷之优点,又从把玩之中变化出活色灵气;它使用独有的坭片衔接之法,蕴涵着精深与高古;而在使用之中更见玄妙;它和人与文化实现,了更加紧密地契合。这些个性成就了紫砂壶文化的生命力,也是它能够在陶、瓷之外一枝独秀、终成大器的根本。紫砂壶文化与人的交融是深切的,切入生活也是深刻的、紫砂壶壶不仅是世界上品质最为优秀的茶具,而且以壶品茶可以改变人的性情,营造出一种独特的人文环境。一把好壶一经把玩就和人结了缘。而这人,既涵盖了达官富户,也包括了一般寻常家庭。

图:世博会特制收藏品_东方之冠金玉紫砂壶壶茶具_葛韬大师作品
可以说,“紫砂壶文化是可以‘上天’又可以‘入地’的。”设计制造世博壶的百越文化董事长朱敏怡告诉瓷库中国的记者,“‘上天’是说紫砂壶自古就和皇家贵族、达官显贵们颇有渊源,同时它又是可以‘入地’的,因为凡夫俗子、市井百姓也可以喜好它、享受它。因此,正因为紫砂壶包容的文化特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紫砂壶的价值,开始步入这个行业、这个领域。
然而紫砂壶文化产业的发展却是良莠不齐的,目前紫砂壶行业中的绝大多数企业还都是小作坊式的模式,能够形成规模化、规范化和产业化的非常少,这与这个产业的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是非常不协调的。瓷库专家认为,一个产业要想可持续地发展下去,不能靠炒作和讲故事,要有可信赖的、看得见摸得着的标准。肯定的是,这条路肯定很难走,但是一定要走。因为只有标准化才能产业化、国际化,才能让更多的人接触和接受紫砂壶。
据了解, 百越投拍了国内第一部全面展示中国紫砂壶文化和茶文化的电视剧《紫玉金砂》。作为央视年度大戏播出后受到众多紫砂壶迷的热捧,也使得很多过去并不了解紫砂壶的人,通过电视剧这种雅俗共赏的方式了解和认识在中国已有千年历史的紫砂壶文化。但是,作为《紫玉金砂》制片人,也是主演之一的朱敏怡,还在这部电视剧背后蕴藏着自己庞大的商业计划。“我拍《紫玉金砂》是受到大长今的启发,就像很多人通过大长今重新认识了韩国饮食文化一样,我希望大家通过这部剧重新认识中国紫砂壶文化,进而推动整个紫砂壶市场和紫砂壶产业的发展。”(编辑:陈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