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女蒲松龄”以茶换故事
日期:2017-11-25 浏览:0次 
成都“女蒲松龄”以茶换故事

 原标题:成都“女蒲松龄”以换故事

设置摊,用免费水换行人口中的奇闻逸事,是蒲松龄用过的办法,并以此为素材写出了《聊斋志异》。在成都送仙桥头,一位名叫安珂的女子也摆起摊,只需要讲一个故事以抵钱。近日,安珂将听到的故事汇集成书《无事》,以个人随笔的形式,记录了近100个有情怀的人和有趣的事。

  五年收集一万多个故事

  11月6日,记者走进安珂的店,只见门口摆放着一张木桌、两把木椅,桌上放有壶、杯等各种具。郑州女性游客钟玉蓉和黄维慕名而来,她们手捧杯,在古筝《静水禅音》的舒缓旋律中,向安珂讲述自己的故事。

  早在2015年,安珂就出过一本书叫《以换故事》,她俩正是从这本书知道安珂。这次来成都,她们又通过安珂的个人微信公众号预约到店里给安珂讲故事。黄维说,网上很多人都说安珂的店是自己在城市里的心灵避风港,所以这次来成都肯定要来看看。

  黄维向安珂讲述了自己和丈夫在教育子女方面的分歧。她不同意丈夫为了高考把女儿送去当地最好的小学,每天有写不完的作业,周末时间也大多用在补习班上。“这样我很心疼。”黄维说。

  安珂坐在客人对面静静地听,既不问问题,也不打听客人的个人情况,只是把客人讲述的故事默默地记在脑子里,到晚上再用电脑整理出来。像钟玉蓉和黄维这样的客人,小店里每天有五六拨。

  从2012年开店到现在,安珂共收集了一万多个故事。

  小温暖的聆听者和记录者

  安珂是湖北人,以前在一家外资医药企业工作。工作的压力让安珂身心俱疲,却又找不到排解的办法。2012年,安珂来成都旅游,这里良好的城市绿化和舒缓的生活节奏吸引了她,于是她决定留下,在送仙桥开起一间小店卖手工艺品。

  刚开店那会儿,正值春天,只要没有顾客光顾的时候,安珂就坐在门外喝晒太阳。每当有路人坐在她旁边休息,她就会给路人泡一杯,但是安珂并不希望以此换钱,便让喝人讲一个故事给她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个人也都有倾诉的意愿,我愿意当一个聆听者和一个记录者。”安珂说。

  安珂的故事很快就传开了,很多省外甚至居住在国外的人也通过微博或者微信知道了安珂,到成都的时候就会去她的小店坐坐,把自己的故事讲给安珂听。

  谈起写书的初衷,安珂说自己也是被“逼”的,“因为很多人给我讲了他们的故事,我需要给他们一个交代。”同时,她自己也希望把这些故事分享出去,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这些故事带来的温暖。

  那些故事,很小、很轻但很暖。比如,一场意外的相逢、一个意外的礼物,或者朋友送的一束栀子花。书中最打动安珂的,是一个叫毛浩的朋友,去年从成都出发骑行千里到西藏阿里沱沱河。当地人问他为什么花一个多月辛苦骑行到阿里,毛浩认真地回答:“来沱沱河看夕阳。”毛浩这种不带功利目的,很随性、浪漫的旅行,让安珂很感动。

  还有一个叫何其灵的“90后”,他不喜欢维修飞机的工作,凭借对红木的热爱和执着,做了一名木工手艺人,并且创立了自己的木艺品牌。安珂说,这种对自己爱好的尊重,让她动容。

  2015年尼泊尔大地震的时候,安珂正在当地旅行,并且距离震中不过30公里。在废墟中,让安珂无法放弃希望的是一个听起来有点“矫情”的信念——“我不能辜负那些给我讲故事的人和那些也许只有我知道的故事。”从尼泊尔回来后,安珂就开始通过众筹的形式,经得当事人同意,将那些以换到的故事出版成书,这就是《以换故事》。

  这本书出版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安珂用出书赚的钱创办了一个公益画室,让智障、脑瘫等身体有残疾的人在画室里免费学习。“有的顾客只是想过来喝,但没有故事讲给我听。”安珂说,这时她就会建议顾客去画室做一天志愿者。

Tags: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网络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茶界期待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成都茶馆与神奇的峨眉雪芽
一说起茶楼,人们便会想到广州。的确,茶事甚盛、饮早茶成风的广州,可谓大街小巷遍布茶楼。若是话题一...
2012成都国际茶博会隆重开幕
今天开幕的茶博会上,参观者面对各种茶品目不暇接...
2012成都·宽庭晒茶会:展示最新潮茶语
'晒茶园晒茶席'是本届晒茶会上,茶人展示自己风格和风采的最好形式。本次晒茶会,专为对茶有深厚理解的...
毛坝莓茶换上“新装”变身抢手货
毛坝莓茶穿上'新衣'成抢手货。莓茶'是永顺县特有产品,为莓茶中珍品,具有很好的市场声誉和较高的经济...
成都现独创四格型“巧克力”普洱茶
今(10)日,成都一高档茶楼里出现一款新型普洱茶,外表像巧克力,可以一块一块掰下来,而且携带、泡制...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