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池州茶产业品牌亟待加速整合
日期:2010-04-20 浏览:420次 
安徽池州茶产业品牌亟待加速整合

“各吹各的号” “各唱各的调”

安徽池州茶产业品牌亟待加速整合

  长期以来,池州市茶业存在着这样一个尴尬的现象:一个产茶大市,拥有着丰富的茶叶资源,商标众多却没有几个能够叫响的品牌———池州茶叶市场因此被形象地比喻为“有姓多名”和“军阀混战”。有姓,是指有品种,如毛峰、云雾茶、祁红等;多名,是指茶叶商标泛滥,没有自己的主打品牌;后者则指制茶企业间倾轧和混乱局面。这就形成了池州茶叶品牌的建设远远落后于市场的格局,也成为制约着池州茶叶企业做大做强和制约茶产业发展的一大障碍。

  池州市是安徽省重点产茶区之一,茶叶生产历来是山区农民重要的收入来源。然而,长期以来,池州茶叶尽管内质好、品位高,但市场竞争力较弱,价格上不去,“卖难”问题也十分突出。据统计,全市仅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茶叶商标就达100多个,这其中不乏精品,有23种先后获得国家级金奖。但问题是,池州茶叶品牌多却少有知名度;“金牌”多却产量少、无规模,并且一些生产经营企业在各打各的品牌过程中,相互诋毁,相互拆台,从总体上影响了池州茶叶在市场上的名声、质量和价格。

  贵池区梅村镇霄坑村历来以产茶出名。然而近年来,就在这样一个“出好茶”的山区村落,守着茶资源的“富矿”,茶业品牌却得不到有效整合,一些村民和私营业主纷纷办起了小制茶企业。据介绍,在这个村制茶企业达到了10多家,而每家企业都持有自己的商标。这10多家制茶企业做的都是霄坑茶,只是在设备、技术水平、产品质量上存在差异,但在市场竞争中,10多家企业都是“各自为政”、“各打各的牌”:开园采茶、投放市场时间不一致、茶叶质量参差不齐、经营管理水平低下、互相倾轧致使总体价格水平低,最终给霄坑茶带来的只有伤害。

  池州茶产业品牌整合的口号已提了多年,为何却收效甚微?

  池州一茶企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池州为数众多的小制茶企业,考虑最多的不是如何做大做强,而是如何维持现状,每年能有个几十万元的入账就满足了。而同行就有竞争,一方面是安于现状,一方面又要为维持现状而大打‘价格战’,最后结果只能是行业混乱,竞争无序。而更为严重的是,这种现状的长期延续伤害了池州茶业成长。长此以往,给池州茶产业造成的‘硬伤’,是难以去除的。”

  池州茶产业发展现状和茶叶的品牌缺失引起了不少茶企和有识之士的深刻反思。茶业有关人士认为,池州茶叶品牌的整合必须先取得池州众多茶企的一致认同。“如果思想上不统一,整合之路将是举步维艰。制茶企业倘若不能深刻认识品牌整合的重要意义,产品就打不开知名度,市场只能在周边地市徘徊,池州茶业发展就无从谈起。”

  整合之路离不开^***引导。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的宏观调控作用,加强茶叶资源整合的引导,强化协调服务,多方支持,努力为品牌整合营造一流的环境。近年来,池州已经凸显出茶产业内部资源间激烈竞争的矛盾,大企业茶叶生产与销售成本逐年上升,而小的企业忽视质量,这些都对池州茶的市场竞争力造成不良影响。加快品牌资源的整合,形成品牌优势,形成池州茶产业的合力是当前池州茶产业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此外,^***要引导茶企业、茶农支持品牌整合,参与品牌整合,形成上下一心,共创品牌的强大合力;要明确品牌整合的目的,明确企业发展的目标,在政策上给予倾斜,资金上给予扶持,引导整合品牌迅速走上快速前进的轨道。

Tags: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网络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安溪茶叶之铁观音口味之分 下一篇贵州:播绿千重岭 领富万家人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贵州茶博会 凤冈锌硒绿茶5小时销售达5万元
“锌硒同聚,凤冈茶有自己的特色、人无我有,是一项很有市场前景的产业。”这是7月28日在遵义市凤凰山...
凤冈锌硒绿茶成贵州茶业发展高峰论坛兴奋点(图)
7月28日下午,2009中国贵州国际绿茶博览会贵州茶业发展高峰论坛在遵义市电力局一楼会议大厅举行,专家...
贵州绿茶高峰论坛举行 专家把脉贵州茶产业(图)
“贵州绿茶高峰论坛”于2009年7月28日下午在遵义市隆重举行。来自香港特区及北京、浙江等22个省、市、...
凤冈县30余家“茶庄”扮靓贵州茶博会(图)
凤冈“茶庄”大门。“哇,太漂亮了,看了这些‘茶庄’,我真想到凤冈现场去看看。”7月28日,在遵义凤...
贵州茶博会报道:凤冈锌硒茶香飘遵义湘江河畔(图)
杨汝岱在省市领导和茶界人士的陪同下参加“万人品茗”活动。7月28日,家住遵义市茅草铺的陈德全老人在...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