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宣州打造优质绿茶生产示范基地
日期:2012-09-26 浏览:655次 
宣城宣州打造优质绿茶生产示范基地

  宣州区是宣城市所在地,毗邻苏浙沪,是长三角经济由沿海向内地梯度转移的过渡带,是国家级生态示范试点区、全国农产品标准化综合示范区。全区辖26个乡(镇)、街道办事处,总面积2533平方公里,总人口85万,森林覆盖率达45%以上,耕地面积83万亩。宣州区自然人文景观众多,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还拥有中国鳄鱼湖、敬亭山、水东老街、柏砚山、龙泉洞、白云洞、南漪湖等著名景点。

  一、产业历史悠久

  宣州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境内地势山峦起伏,溪川环绕,气候宜人,物产丰富,是中国著名的产之乡,产业具有辉煌的历史,据史籍记载,宣州产的历史最少也有2000年了;据宋《本草衍义》记载,“东晋元帝(公元317-322)温峤官于宣城上表贡一千斤,供茗三百斤”。这是中国有明确记载的最早贡记载,说明早在晋朝,宣州叶已经享誉华夏。宣州全区宜面积20.25万亩,现有园面积7.92万亩,其中无性系园面积1.2万亩,百亩以上的无性系良种园有6个。 2011年叶产量达1.44万吨,产业一产产值达2.33亿元,大宗出口绿茶加工量1.1万吨、加工产值达1.2亿元。现有叶加工户和加工企业3085家,大型厂3个,万亩以上产乡镇3个(溪口、杨柳、洪林),叶专业合作社9个,ISO认证3家,注册商标32个,通过有机、绿色食品及无公害园认证面积达60%以上。

  宣州区园品种主要是群体楮叶种,从上世纪80年代起,陆续引进了福鼎大白茶龙井43、乌牛早、平阳特早等品种。目前,全区园无性良种化已达到15%以上。全区山区园2.02万亩,主要分布在溪口及周边乡镇,产品以名茶、优质为主,主要销往上海、江苏、浙江等地;丘陵园5.9万亩,主要集中分布在杨柳、洪林一带,丘陵园的机械化程度达100%,产品作为出口原料绿茶的主要来源,每亩平均年产干毛可达300公斤以上。全区有近10万人从事叶的生产、加工、销售及文化建设服务等领域。产业已成为农增收的主要来源,也是我区农业主导产业和富民产业。

  二、打造“强区富民”支柱

  宣州区委、区^***把产业这一最富特色的传统产业作为发展民生经济、开拓富民产业和建设新农村的突破口,围绕发展“现代农业”这个主旋律,紧扣“生态、绿色、安全”关键环节,全力组织实施生态基地、品质提升、品牌塑造及龙头企业培育四大工程,使我区的产业得到了迅速地发展壮大。

  该区以良种化建设为基础,进一步增强叶生产效能;以市场建设和龙头企业培育为重点,进一步增强产业综合竞争力;以建设完善标准化名优加工企业、叶质量认证工作为抓手,保障叶安全,创造产业发展新优势。从2012年起,区财政每年安排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扶持叶结构调整、叶经营机制创新、叶龙头企业培育、品牌建设和叶质量安全管理等方面。巩固产业地位,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今后该区以“中国府”在境内落户的资源优势,打造“中国绿茶之府”,从而推动产业品牌提升和产业升级。

  三、推广文化、创建品牌

  宣州区优先选择 “敬亭绿雪”、“高山云雾”、“古雪剑芽”等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市场份额的名茶作为重点推介品牌;鼓励企业参加名牌产品、著名商标的争创和推介;鼓励企业参加各类博会、交会、文化节的评比活动,^***给予参展单位50%的展位费补贴。区^***在素有“皖南高山之乡”之称溪口镇连续十年举办交会、并建立了叶交易市场。

  目前,该区已认证的有机园面积746亩,绿色食品茶1.7万亩,绿色食品茶产品6个。其中,“溪山”牌溪山真香、溪山剑芽、溪山云雾及溪山绿茶等产品2006年9月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产品;“文房四宝”获2010上海国际文化节“中国名茶”金奖,并获得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溪口高山业有限公司产品在中国叶学会“中杯”评比中获特等奖;园基地被农业部列为“全国叶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

  为打造宣州产业品牌,宣州区针对老区普遍存在的树品种搭配不合理、园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以“改树、改土、改园、改采管制度”为重点,对园进行综合改造资金补助,以推进老园“改种换植”步伐,提升叶品质,达到产业增产增效。

  出台品牌建设扶持政策,对获中国驰名商标、省级著名商标的认证单位或新获得国家级、省级名牌产品的认证单位当年一次性奖励30万元、4万元;对新获国家级、省级名牌产品的单位当年一次性奖励10万元、3万元;对新获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单位当年分别一次性奖励3万元、5万元(其中获农业部有机食品认证单位奖励10万元);对申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获批准单位当年一次性补助5万元。

  该区把产业、文化和休闲旅游有机结合、协调发展,充分展示山水园林城市的独特魅力。宣城市双塔园艺场从2009年开始在管理好园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敬亭山旅游开发的大好时机,在宣城市^***批准的“农业观光”项目的开发建设中,已完成投资500万元。该区还将建设集产业开发、休闲观光、旅游度假为一体的2个千亩生态园,让来宣州的游人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亲身体验采、制的美妙情景。

  四、打造名优生产示范基地

  发展目标 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区园面积达到8.48万亩,叶产量达到2万吨,叶产值达到4亿元;在山区区,发展2—3个叶龙头企业,以生产内销为主的“高山云雾”、“古雪剑芽”等绿色食品茶;在丘陵区,以生产优质名优和以出口为主的原料出口,建立2个50亩以上的无性良种繁育基地、创建2—3个丘陵区优质名茶品牌、10个100亩以上的无性系标准良种示范园,发展或改良老园为良种园面积达3.4万亩,无性系良种率达到40%。叶生产全面实现无公害化,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努力培育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叶特色优势强区。

  名牌培育 以公用品牌建设为切入点,山区区主推手工“高峰云雾”历史名茶,丘陵区主推“敬亭绿雪”历史名优。启动公用品牌形象塑造工程,明确“高峰云雾”、“敬亭绿雪”等品牌的形象定位,积极加强品牌宣传、品牌推介、营销策划和市场监督管理。培育文房四宝、溪山真香、溪山剑芽、溪山云雾及溪山绿茶等绿色食品茶品牌

  质量推进与标准化工程 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食品和有机叶生产,推广农业、物理、生物等综合防治病虫害技术,严格控制园生态环境污染;推行清洁化生产,从环境条件、生产设备、加工工艺、加工过程、产品标准、出厂检验等方面保证叶产品质量安全。建设一批市级示范厂,重点支持叶加工厂清洁化生产设备和设施技术的改造,制定和完善叶标准化和质量保证体系,积极开展QS认证、有机认证、绿色食品认证等相关认证。从树育苗、园肥培管理、采摘、初制、精制、包装、仓储到销售各环节加快标准化应用,以质量打响品牌,以质量赢得市场。建设区级以上清洁化标准示范厂10家,改、扩建老场为标准化厂50家。

  增强叶加工企业和叶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作用 积极引导规模型、带动型、科技型叶加工企业实行产业化经营,完善“公司+基地+农户”合作模式,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叶生产经营机制。落实扶持叶专业合作社的有关政策,鼓励叶加工企业、农技人员和农村能人领办产业专业合作社。到“十二五”末全区建成50座标准化名优加工厂,5个以上省、市级龙头企业,10个市级以上优秀叶合作社,50个规范化叶专业合作社。引导名优生产向“厂标准化,加工规范化,产品清洁化、无公害化”方向发展。

  220万平方米的“中国府”及1万亩示范园建设,将搭建成一个以产业发展、文化传播为主题,集专业交易中心、文化博览中心、产品及衍生品研发创意中心、产品电子交易中心、物流配送中心、中央商务CBD、水岸风情街、四星级酒店的八大功能区,建成后,将成为全国最大的叶交易、文化旅游为一体的从叶原材料加工、销售到产品国际贸易、文化交流的健康绿色产业链发展平台,宣州区的产业将站在这个发展平台上谱写更动人的篇章。

Tags: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网络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贵州省积极推进黔茶与国酒品牌联姻 下一篇云南茶厂举行出口茶叶检验检疫竞赛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鉴绿茶、泡绿茶:都匀毛尖
辨茶不外行:部匀毛尖,又称“鱼钩茶”,属于卷曲形炒青绿茶,产于贵州都匀。都匀毛尖茶经过高温杀青、...
鉴绿茶、泡绿茶:庐山云雾
辨茶不外行:庐山云雾茶为条形炒青绿茶,产于江西庐山,是我国十大名茶之一。庐山产茶历史悠久,传说东...
绿茶可以预防艾滋病吗
一项美国和英国的联合研究认为,喝绿茶有助于防止艾滋病病毒感染。绿茶并非艾滋病的解药,也不是避免感...
干燥秋季感受枣茶生活
秋季是我最喜欢的季节,秋天的美是理智的,是成熟的,是温謦而恬静的……放慢脚步给自己一个喘息的机会...
湿热肝病者可以喝绿茶吗
《本草纲目》记载'茶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利小便,去疾热'.湿热肝病者可以喝绿茶吗肝病热...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