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曼生壶撷英录
日期:2014-02-15 浏览:566次 
紫砂曼生壶撷英录 摘要:“曼生壶”最主要的特点是去除繁琐的装饰和陈旧的样式,务求简洁明快;其次是壶身上留有大块空白,上面刻诗文警句等。诗文大部分为陈鸿寿所作,也有其幕府之友如江听香、郭频迦、高爽泉、查梅史所作。 乾隆中后期至道光年间,在紫砂壶壶史上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是陈鸿寿。陈鸿寿(一七六八—一八八二),字子恭,号曼生,又号曼寿、曼公、老曼,别号夹公亭长、西湖渔者、胥溪渔隐、恭寿、曼龚、种榆仙客、种榆道人、翼庵,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清代著名的篆刻家、书法家、画家、紫砂壶陶壶设计家。它是著名文人陈士潘的孙子。陈士潘字鲁章,号鲁齐、泉亭,乾隆中由生员举博学鸿词,官户部郎中。陈鸿寿少时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嘉庆六年(一八〇一)为拔贡,官淮安同知,溧阳县令。陈鸿寿在篆刻史上有崇高的地位,他的篆刻取法秦汉,擅切刀,纵四爽利(这在他的紫砂壶壶上的刻字也可见其一斑),浙中人多宗之。陈鸿寿和丁敏、蒋仁、黄易、奚岡,陈豫钟、赵之琛、钱松共八人都是浙江杭州人,被称为“西冷八家”,“西冷八家”及其追随者又称“浙派”。陈鸿寿又以学古受知於当时诗文和学术大家阮元(官体仁阁大学士,朴学大师),善诗文书画,尤嗜摩崖碑版,行楷有法度,八分书简古超逸,书山水简淡意远,又功花卉、兰竹;与陈豫钟齐名,人称“二陈”。著有《种榆仙馆印谱》、《桑连理馆集》、《陈曼生花卉册》等。溧阳县孙为鄰陈鸿寿宰溧阳时(约在嘉庆二十一年前后),对紫砂壶壶产生兴趣。同时,他又结识了宜兴的制壶名手杨彭年、杨宝年、杨凤年兄妹;见其所制紫砂壶壶精妙可爱,於是对制壶的兴趣更大。《菊花紫砂壶壶图》是陈鸿寿画的大册页之一(图512)。这幅画既可见其绘画书法、印章的风格,又可见其对紫砂壶壶的兴趣,以及和杨彭年的交往。画的主体是杨彭年制的紫砂壶壶,又画了两枝菊花,自题:“杨君彭年制茗壶,得龚(供春)、时(大彬)遗法,而余又爱壶,並亦有制壶之癖,终未能如此壶之精妙者;图之以俟同好之赏。西湖渔者陈鸿寿”下铃印:“曼龚父”。其左又题:“已熟,菊正开,赏秋人,来不来,曼生。”下铃印:“鸿寿之印”(此图现藏上海博物馆)。从题字内容可知,他对杨彭年制的壶是十分欣赏的,而且他自己也有制壶之癖好。但他是地方长官,公务甚忙,加之他要用更多的精力从事诗文书画以及篆刻的制作,故每一壶皆亲自动手制造是不可能的。大多数的壶都是他设计(画出图样),由杨氏兄妹等人制造。当时的紫砂壶壶业已处于停滞和向俗道上发展的趋势。清初至陈鸿寿时代近两百年,紫砂壶壶的设计烧造,不是仿古,便是上彩。仿古以及承袭前人的造型形式,已历几百年,“人之耳目,喜新厌旧”老一套已使人生厌,而且技巧也一代不如一代。上彩加釉镶金,一味迎合市民或宫廷趣味,重在外表装饰,却不是紫砂壶壶发展之正道;所以,紫砂壶壶的改进成为当时的急需,紫砂壶壶每一次改进都有见识高远的文人参与,陈鸿寿真是应运而生了。制壶的人不少,但能设计合乎需要的造型样式者不多。陈鸿寿以其超众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取诸自然现象、植物形态、实用器物、古代器物等,设计了众多的壶式。陈鸿寿最常用的号是曼生,因此,人们称陈鸿寿参与设计的壶叫“曼生壶”。“曼生壶”最主要的特点是去除繁琐的装饰和陈旧的样式,务求简洁明快;其次是壶身上留有大块空白,上面刻诗文警句等。诗文大部分为陈鸿寿所作,也有其幕府之友如江听香、郭频迦、高爽泉、查梅史所作。一般来说,“曼生壶”某种样式上都有某种题识,世称“曼生十八式”: 石銚式,上题:“銚宜兴的文化魅力之制,搏之工;自我作,非周种。” 汲直,上题:“苦而旨,直非体,公孙丞相甘如礼。” 卻月,上题“月满则亏,置之座右,以为我规。” 横云:“此云之腴,餐之不臞,列仙之儒。” 百纳:“勿轻短褐,其中有物,倾之活活。” 合欢:“蠲忿去渴,眉寿无割。” 春勝:“益春日,强饮吉。” 古春:“春何供,供事;谁云者,两丫鬟。” 饮虹:“光熊熊,气若虹;朝閶闔,乘清风。” 瓜形:“饮之吉,瓠瓜无匹。” 葫芦;“作葫芦画,悦亲戚之情话。” 天鸡:“天鸡鸣,宝露盈。” 合斗:“北斗高,南斗下;银河泄,闌干掛。” 圆主:“如瓜镇心,以滌烦襟。” 乳鼎:“乳泉霏雪,沁我吟颊。” 镜瓦:“鑑取水,瓦承泽;泉源源,润无极。” 棋奩:“簾深月回,敲棋斗茗,器无差等。” 方壶:“内清明,外直方,吾与尔偕臧。” 此外,还有:井欄:“井养不穷,是以知汲古之功。” 鈿合丁宁,改注经。 覆斗:“一勺水,八斗才;引活活,词源来。” 斗鐸;“蟹眼鸣和,以牛鐸清。” 井形:“天星,守东井,占之吉,得茗饮。” 延年半瓦:“合之则全,偕壶公以延年。” 飞鸿延年:“鸿简於磐,饮食衎衎,是为桑苧翁之器,垂名不刊。” 提梁:“提壶相呼,松风竹炉。”据考察,曼生壶不止十八式,至少有四十种样式。据吴光荣多年研究、收集,并手绘世传曼生式越一、二百种,去其重复壶和变化不大,以及前人已有而不属曼生所创者,尚有四十五种(图2),还有五种似乎还应该去除,图一即是吴光荣研究并手绘的曼生式,除最后五种不确定外,其余图六一至一〇〇均是无疑的曼生式。一般来说,壶的式样由陈曼生设计,由杨彭年兄妹成型,再由陈曼生题字刻铭。这种情况下,壶上有陈曼生署款,壶底有“阿曼陀室”印章,壶把下有“彭年”小印章。有的为其幕友所作,则署曼生和作铭者双款;还有的是曼生所作铭,幕友书刻,也作双款,如上海博物馆所藏曼生提梁壶,上刻“煮白石,翻绿云,一瓢细酌邀桐君。曼铭,频迦者书”,即此壶上铭文为陈曼生作,郭频迦书写;同一铭,也有曼生自书自刻者。如有一把石瓢提梁壶,壶身上刻有同样内容,但却不是郭频迦书,而是陈曼生自书自刻。图3 合欢壶,高八点四公分,口径七公分。在肩部刻“试陽羡,煮合江水,坡仙之徒。皆大欢喜。曼生铭”。壶底有印“阿曼生室”,把梢印“彭年”,此壶是陈曼生和杨彭年合作的精品。“合欢”是二人共同欢乐。凡是这样以当中为分界,其上呈覆式,其下呈仰式,而合为一体者,皆称“合欢”,其意读者自可以意会。图4 斗笠壶,底印“阿曼陀室”,壶把下印“彭年”;壶腹刻“笠阴暍,去汤;是二是一,我佛无说。曼生铭。”杨彭年制成,陈曼生设计并刻铭。此壶原为江苏国画院院长著名画家亚明藏品,后被上海画家唐云见到,便念念不忘。回到上海后,寝食不安,於是又赶到南京住在亚明的沙砚居中,反复观看,不忍释手。看了几天后,只好怏怏的回到上海,回到上海后,又思念这把壶,犹如相思病苦,无法控制,于是有赶回到南京,向亚明索要观看。亚明见唐云已老,生怕他为一把壶,来回奔波出了问题,于是也便慨然相赠,现为唐云珍藏之物。壶像一个斗笠,十分简洁。铭文颇令人玩味,意思是:“斗笠能遮阳,得阴去暑,水能解渴。这对于人的需要来说是一回事呢?还是两回事呢?我佛无说。”我佛既无说,就要靠自己去思索、联想,由有限到无限。暍是中暑受暴热的意思,由此可以联想到一个人受到各种外界恶势力的侵犯,需要庇护。渴是人体内部的需要,一如人需要艺术、需要诗文等等。人受到恶势力的侵害,得不到保护无法生活,人需要艺术得不到满足,也无法生活,至少可说活得无趣;这二者既是一回事,也是两回事。铭文不长,却颇有深意。因之,这把壶便不是普通的饮工具,它是供人欣赏的艺术品,又有使人深思的哲理。所以,特为文人艺术家所喜爱。图5 云幅方壶,陈曼生设计并刻铭。高七公分,口径六点六公分,现藏苏州文物商店。壶呈四方形,盖、纽、加足皆是四方形。上部饰蝙蝠云气。壶身的一壁饰塑山水画,另一壁刻铭曰:“外方内清明,吾与而皆亨。曼生。”“外方内清明”喻意做人的一个道理。做人忌圆滑,所谓“内圆而外方”即是考虑问题要周全到(圆),立身处世则要刚正方直;古人云:“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即胆大心细,思虑要周圆,行为(为人处世)要方正,这就是“外方”。“清明”即清楚明亮,对事理明白,如果糊涂无知,“外方”就成为鲁莽。所以要“外方内清明”,即:我与你皆须如此。这个壶仅有“曼生”款,故可能是其自制。图6 半月瓦当壶,壶高七点四公分,口径四点三公分。杨彭年制,陈曼生铭,把梢印“彭年”,壶底印“阿曼陀室”,现藏上海博物馆。一面铭文:“不求其全,迺能延年,饮之甘泉。曼生铭。”另一面是“延年”二字。“不求其全”是指瓦当的半月形不全(不圆),也喻指一个人不要求全,才能延年。壶形仿秦汉瓦当式,颇有古意,然又不失其为壶性。若仅仿秦汉瓦当而非壶又无趣矣,为此曼生十八式之一。图7 瓢壶,通高七点五公分,上海画家唐云藏。壶身刻行书;“不肥而解读器的创始与兴起坚,是以永年。曼公作瓢铭壶。”大意是:“一个人不要肥胖,但要结实健康(坚),就可以长寿。”一语双关,这个壶也是“不肥而坚,能够长久的保存下去的。”壶底印有阳文篆书“阿曼陀室”,把下有“彭年”篆书小印。此壶也是“曼生壶”之一,陈曼生设计并作铭文,杨彭年制成。图8 仿古井栏壶,旧时井上有一石栏,此壶造型类之。虽简洁,但雅致且壶味颇足。把手底部铃阳文篆书“彭年”小方印。壶底铃阳文篆书“阿曼陀室”方印,知此壶为杨彭年制。陈曼生设计并刻铭;铭颇长,曰:“维唐元和六年,岁次辛卯,五月甲午朔,十五日戊申,沙门澄怀为零陵寺造常住石井欄并石盆,永充供养。大匠储卿,郭通以偈赞曰:此是南山石,将来作井栏。留传千万代,各结佛家缘,尽意修功德,应无朽坏年。同霑勝福者,超于弥勒前。曼生抚零陵寺唐井文字,为寄沤清玩。”从陈曼生刻的铭文看来,这个古井栏是唐代元和六年(八一一)沙门澄怀出资为零陵寺造的,造者是储卿、郭通。造成后,刻了以上铭文在井栏上,并以偈赞。陈曼生便仿这个井栏上原有的刻字到壶上,此壶现藏南京博物院。图9 筒形壶,私人藏,通高九公分,口径八公分。其形似一木桶,泥质坚结,砂色暗红,制作精致,口与盖转捻即紧,拈纽可以翕起全壶。壶底有方印“杨彭年造”四字。此壶陈曼生虽未经手,但其式仍然是仿“曼生壶式”。壶身上刻一座坐佛,伏膝而眠,刻偈语曰:“放下屠刀否,心莲倾刻开。三千今世界,开眼见如来。冬心金寿门。”佛像落款“两峰居士罗聘画”,壶蓋面上刻行书二行“蕉雪子摹”,“己卯冬月作”。己卯年嘉庆二十四年(一八一九),冬心即金农(一六八七—一七六三),字寿门,号冬心先生(金农的字号很多,以上是最常用的),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客扬州,能诗文,善书画,为清代著名的“扬州八怪”之一罗聘是金农的学生,字遯夫,号两峰居士,又号花之寺僧。衣云和尚(一七三三—一七九九),安徽歙县人,客居扬州。信佛,善画,能诗文,亦为“扬州八怪”之一。“蕉雪子”不知何人,摹刻冬心的书画和罗聘的书画皆形神俱似。图5120 半瓢壶, 高七点二公分, 口径六点六公分,把梢有小印“彭年”,壶底有印“阿曼陀室”。壶身有铭:“曼公督造茗壶第四千六百十四。为痒泉清玩。”西湖现藏于上海博物馆,是研究陈曼生造壶的重要资料。其说明陈曼生设计的壶非常多,这个壶是他监造的( 督造) 的第四千六百十四次第,可见其数量之多。古人提出“文以简为贵”、“画以简为贵”,曼生壶亦以简为贵。由於他文才高名气大,善书善刻善画,所以,他的壶上诗文书画皆贵,十分难得。虽然他造了那么多壶,但结果有很多名人想得到他的第一把壶还十分困难,就连大收藏家湖南巡抚吴大澂想求曼生壶亦都多年不可得。而且,凡壶上只要有曼生款铭,就价高三倍;壶上铭刻,诗文书画刻各种技巧,缺一则不佳。而后世鲜有人能达到如此水准,有的书刻不佳,或诗文俗,就刻到壶上,反而败坏了壶的欣赏价值。也因此,有的收藏家拒收有铭文的壶;而曼生壶,愈有铭文,收藏家则愈喜爱。图512512 瓢提壶、陈曼生铭,郭麏书,高十八点三公分,口径六点七公分,杨彭年制。现藏于上海博物馆。壶身铭文:“煮白石、泛绿云,一瓢细酌邀桐君。曼铭频迦书。”郭麏字祥伯,号频迦;善书,是陈曼生的好友之一。壶形简洁,是瓢形和东坡提梁形的结合,但经过他的提炼和重铸,即不是形合,而是神合,瓢和梁皆产生了质变、更加古雅娟秀;仿若哪吒拆骨还父、拆肉还母,真魂重造,另有一番风韵。此壶虽仿于古却变于古,神韵、形态、色泽、文心、意趣自不同一般。
Tags: 紫砂 撷英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梅子韵缘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古代人与现代人喝茶习惯的变迁 下一篇探寻供春技法在现代紫砂艺术创作..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紫砂宗师顾景舟(图)
  顾景舟  在群英荟萃的紫砂界,顾景舟是第一个获得国家部委授予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壶艺家。...
浑然凝炼的紫砂壶---《军魂》
  一把精美的紫砂壶上镌刻着一百位共和国将军的名字,这把壶被命名为《军魂》。近日,30位将军与这把...
世界最扁紫砂壶:茶博会上亮相
10月25日,世界最扁紫砂壶亮相北京国际茶叶博览会,吸引观众纷纷驻足观赏。该紫砂壶高19.07毫米、宽119...
清雍正紫砂花卉竹石纹茶叶罐
高9.5cm,口径2.5cm,底径5.7×5.7cm。清雍正紫砂花卉竹石纹茶叶罐罐呈四方形,方肩,方足,子母双套盖...
清乾隆宜兴窑紫砂泥绘人物纹诗句茶壶
高12.5cm,口径5cm,足径9.5cm。此壶造型独特,制作精工,为乾隆时期宫廷壶的一种壶式。壶口微撇,粗颈...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