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上半年中国红木市场形势报告
中国红木委 毛传伟 2014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复苏放缓的大环境下,取得较为骄人成绩。但楼市低迷、产能过剩等仍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风险和挑战。上半年,国内奢侈品市场疲态未减,而红木作为中国特色高端消费品,与奢侈品市场与楼市市场走势紧密相连,其表现也属不温不火。本文将从原料市场与制品市场两个方面对上半年的红木市场进行总结。一 上半年红木市场形势(一)红木原材料市场从原料进口行情来看,2014年上半年我国累计进口红木120.93万立方米(以原木材积计),同比增长341.25%;总金额达102.19亿元人民币(1:6.15汇率计算),同比增长526.17%。但进入二季度,中国红木进口呈现逐月下滑,同比增幅放缓。见图I
图I: 2014年上半年中国红木进口情况图红木原料进口同比大幅增长主要由三方面原因构成。首先受近年红木市场走高的影响,大量资金涌入行业市场,推升国内对红木原料的需求;其实,CITES公约对红木原料贸易的限制,加剧了红木原料市场紧张态势;第三,红木原料出口国政策的变动,限制原木出口政策的实施,也是红木原料量价齐升的原因。但随着红木市场淡季的到来,进口环比下滑,市场进入消化期。《中国红木进口综合价格指数(HIPI)》显示,1-6月份,中国红木进口综合价格指数分别是210.9,192,212.5,202.5,202.9与197.5。进口价格指数下行压力较大(见图II)。
图II: 中国红木进口综合价格指数进口综合价格指数显示,红木原木进口从二季度开始,连续下挫,跌近半年来最低值,并有继续下滑势头;锯材进口价格继续保持小幅攀升,表现稳定。从国内红木原料交易行情来看,较国际红木市场走势,国内红木原料市场反应较为滞后,进入5月红木原料出现下滑(见图III,数据来源:鱼珠中国木材市场价格指数),并出现探底迹象。
图III:2014年上半年我国红木原材料市场价格指数由上半年红木原料市场数据可以看出,二季度,我国红木原料交易综合价格开始走低,下行压力较大。红木原料市场的变动与市场需求关系紧密。年初受春节假期的影响,红木原料市场较为平淡,进入二月份,红木企业生产活动的启动,原料市场逆势回升。而随着市场淡季的到来,红木销售持续走低。加之整体经济环境较往年的乏力,以及国内楼市的低迷,抑制了下游市场的部分需求,市场现疲软态势。(二)红木制品市场从红木家具进口行情来看,2014年上半年,我国累计进口各类红木家具62230件,同比增长176.68%;总金额达6169.1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0.20%。累计出口各类红木家具4915件,同比减少22.31%;总金额达1236.76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5%。见图IV。
图IV:2014年上半年我国红木制品进出口情况图由此可以看出,1. 上半年红木制品(红木家具)的翻倍进口,反应了国内市场存在的巨大需求。而出口出现量降价升的现象表明,一方面国外市场的萎缩,另一方面国内市场发展,成本增长,价格上扬。2. 上半年月进口数据显示,制品市场需求增长较往年放缓慢。市场受季节性影响较为明显。进入6月,进口市场再次下挫,反映国内市场需求遇冷。从国内红木制品市场来看,2014年上半年《我国红木制品市场景气指数(HPMI)》显示,上半年红木市场呈现低走态势,指数值长时间处于100以下,反映出市场的颓势。5月份,受先期原料价格上扬,及5.1销售旺点等因素作用下,市场景气指数攀至98.6,接近回归指数基值。但进入6月,指数再次下滑,提振艰难,表明市场回归乏力。见图V。作者 毛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