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祖生,茶香一生(图)
1989年,刘祖生(左一)陪同吴觉农(左三)参观茶文化展示周相关活动。
几年前一个夏天的早上,受浙江新昌镜领镇茶农的邀请,退休后的浙江大学茶学系教授刘祖生早早地就从家里出发,坐上汽车,去看看他一手指导建立起来的“浙东茶树良种繁育基地”的发展情况。没想到,半路上汽车抛锚,原本1个多小时的路程,用了3个多小时才走完,已经过了午饭时间才到新昌。车子来到茶山后,出现在刘教授面前的是,打着欢迎的红旗、横幅站满了山坡的人群。自发组织起来,在烈日下等待了近3个小时的茶农,立即脱去等待的疲倦,表现出由衷的兴奋,他们“夹道欢迎”式的真诚也让刘祖生觉得既感动又光荣。
1999年9月,镜领镇领导和茶农找到刘祖生教授,希望与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合作,把茶苗繁育作为一项产业扶持,刘教授欣然同意。有了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和刘教授的支持,茶农繁育茶苗的信心受到极大鼓舞。70多岁的刘祖生教授多次跋山涉水到偏远山区小村,传授茶苗繁育推广知识,2004的镜岭镇苗圃面积达1300亩,成为浙江省乃至全国具有较大规模和影响的育苗乡镇。由刘教授选育的新品种浙农113、浙农117、浙农139因其发芽特别早、外形有风格、内质有特色而特别为茶农所钟爱。2004年,繁育苗圃出圃茶苗2亿株,其中浙农系列占到60%,仅浙农117就有9000万株,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
种植茶苗较早的农户,平均每户从茶苗上所得年收入就达到了3万多元。而相关的镇领导也因为支持这项事业,换了好几届,纷纷升到县里当领导了!看到茶农富裕,支持茶农的领导升职了,刘祖生感到无比的欣慰,毕竟这跟他的科研成果和辛勤劳动有着密切的联系的。
在刘祖生主持育成的10个“浙农”系列茶树新品种中,就有国家审定品种3个(浙农12、浙农113、浙农21),浙江省审(鉴)定品种4个(浙农25、浙农121、浙农117、浙农139),待审定品种3个(浙农23、浙农8-8、浙农6-10)。此外,还有在研品种20多个。这些新品种多数都是适制名优茶的新品种,很多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开始逐步推广了,而当时名优茶才刚刚兴起,名优茶的品种也极其稀缺。
之所以能够比别人做得更早,还是因为对科研的热爱和执着。^***10年中,很多人都忙着搞运动,而刘祖生早在这时就已经开始了他的名优茶育种科研工作。迫于形势,刘祖生当然也不能不去“运动”,但是他的主要精力还是“运动”到了试验田里。^***还没开始,刘教授所在的茶叶系就受命搬迁到了杭州郊区的余杭潘板公社,他们亲自动手盖起几间茅草棚,开荒种茶,就算是有试验基地了。因此,当^***结束时,很多人都还在感叹荒废了10年光阴的时候,刘祖生已经开始出试验成果了!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刘祖生就和有关老师一道,翻山越岭,先后到浙、皖、闽、苏、湘、鄂、川、滇、黔、粤、桂、琼、豫、鲁等十多个省(区)进行茶树品种调查,近几年来,为了使新品种尽快推广应用,他不顾年老体弱,经常深入农村,指导良种繁育。在多年的科研道路上,刘祖生不仅培育了大量新品种,还指导研究生进行了许多卓有成效的理论研究。比如,茶树种质资源的合理利用、茶树主要经济性状的早期鉴定和遗传规律的探讨、茶树再生体系的建立以及抗虫基因的遗传转化,等等。
刘祖生在承担教学科研任务的同时,连任了三届浙江农业大学(后并入浙江大学)茶学系主任(1984年~1992年)。他带领全系师生,开拓进取,深化教学改革,取得明显成效。一是适应社会需求,开展多层次办学。他几次进京,争取商业部的支持,创办“茶叶经济贸易干部专修科”;他抓住机遇,与湖北农学院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并付诸实施;他多方努力,茶学函授专科恢复招生。二是在全校率先向校外聘请兼职教授,对兼职教授既明确任务,又落实政策。逢年过节,他还和其他系领导登门慰问,使兼职教授深受感动,使他们把承担的教学任务当成份内之事,认真努力完成。该系培养的全国第一名茶学博士生,就是由兼职教授阮宇成先生悉心指导的。三是尊老爱青,加强梯队建设。刘祖生在省内组织了两次大型茶叶学术活动,分别庆贺该系庄晚芳、张堂恒从教50周年,并编辑出版《庄晚芳茶学论文选集》和《张堂恒选集》,使两位老教授甚感欣慰;同时选派中青年教师分赴英、美、日、澳等国和国内著名大学深造。这对调动教师积极性与提高师资水平起了良好作用。四是主动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等3个研究所签订系所合作协议,开展合作研究、人才培养与学术交流,有力地促进了学科建设。五是建立激励机制,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例如,茶学系在校运动会排名,常常比较偏后。他先抓思想动员,提出“系小志气大,人少主意多”,发动大家献计献策;同时,还发起建立系文体基金,奖励获得优异成绩的运动员。这些举措,果然奏效,在以后举行的校足球赛中,茶学系两次获冠军,一次获亚军。通过上述一系列改革,茶学系的工作大有起色,在校内外的知名度显著提高。
1986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审,通过该系为全国第一个茶学博士点;1989年又被评为全国唯一的茶学国家级重点学科。1991年11月,刘祖生受农业部委托,主持修订了“茶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并首次制订了“茶学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基本要求”,从而为建立我国完整的高等茶学教育体系作出了贡献。
半个世纪以来,刘祖生教授先后为本科生、专科生和研究生主讲茶树育种学、茶树栽培学、茶作学、茶学概论、茶树遗传育种、茶用香花栽培学、茶树栽培育种专题和茶学专题等8门课程。他一人承担了3部全国统编教材《茶用香花栽培学》、《茶树栽培学》、《茶树育种学》的主要编写任务。他主编的《茶用香花栽培学》获省优秀教材二等奖,《茶树育种学》获全国优秀教材奖。在他倡议策划下,出版了百万字《中国茶学辞典》,任常务副主编。1991年11月,刘祖生教授受农业部委托,主持修订了“茶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并首次制订了“茶学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基本要求”,为我国建立完整的高等茶学教育体系做出了重要贡献。50年来,累计参加培养本(专)科生1200余名、硕士研究生6名、博士研究生3名和留学生5名。他的学生遍布全国各地和亚洲、欧洲、美洲等世界各地,大多数都已成为我国乃至世界茶叶事业的骨干力量,有的已成为本领域的知名学者,有的已走上各级领导岗位。1989年他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荣获国家教委、人事部和全国教育工会联合颁发的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