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有:中国茶叶标准落后欧盟30年
日期:2014-08-11 浏览:176次 
魏有:中国茶叶标准落后欧盟30年

  今年8月25日,欧盟将正式提高对中国叶的农残标准,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我国农在叶种植中使用的啶虫脒再次被限量加严1倍,号称“史上最严厉农残检测标准”。这一近乎严苛的农残标准,对我国有出口业务的企将带来哪些影响?对中国行业发展又有哪些启发?

  日前,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产业委员会秘书长魏有在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跟欧盟相比,我国的叶生产标准还很不完善,目前仅为欧盟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水准。

  出口叶多为夏秋茶农残含量较高

  记者:我国对外出口的主要是什么类?产地是哪里?

  魏有:我国出口的主要是绿茶,尤其以浙江和贵州的绿茶出口居多。其中,浙江叶出口量最大,通常出口到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和欧盟。

  记者:我国出口叶农残多吗?什么原因?

  魏有:出口的主要是夏秋茶春茶基本在国内销售。夏季天气热,叶病虫害非常严重,必须打农药,肯定会有农残,而且这些品相都不太好,在国内市场卖不上价格,一斤仅几十元,出口也是这个价格,利润不是很高。

  记者:欧盟这一次提高农残检测标准,对我国出口企的影响大吗?

  魏有:近几年,欧盟经常提高中国出口叶的农残标准,这次提得太高,对浙江企影响很大。

  欧盟叶标准有200多项,中国标准严重滞后

  记者:欧盟此举是否为反倾销的贸易壁垒?

  魏有:应该不属于反倾销行为。因为欧盟对食品安全要求一贯非常严格,中国现在仅有30多项叶标准,欧盟已经多达200多项,包括微生物含量等都有非常明确的规定,对农残的检测标准这些年越来越严,农药含量要求越来越低,在中国检测农残合格的叶,但到欧盟就超标非常厉害。不止是农残,中国叶稀土超标也非常严重。

  记者:稀土超标严重原因是什么,没有办法尽量减少或避免吗?

  魏有:稀土超标属于土壤污染,不是一两年导致的,而是长时间形成的。土壤污染的病根很难从源头治理,这跟我们本身的标准要求太低有关。像我们用的农药可能二三十元一瓶,打一片园成本不高,但很多有害物质渗透进土壤中;欧盟则可能用一瓶200元的低毒农药,下雨时水一冲就没了。

  归根结底还是我们的产业标准太滞后,我们现在的叶生产标准是欧盟、韩国、日本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标准。现在农业部、各地行业协会都在不断制定新标准,又不敢要求太严,否则国内很多企会出问题,如果80%企业的产品都不合格,对产业伤害太大,包括稀土超标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不是一两家企或某个^***主管部门就能解决的。

  记者:国内市场销售的叶农残如何?对人体是否有害?

  魏有:现在北京市场上一些大品牌叶农残都超标,比如北京某叶大品牌,在云南、广西、四川都有山,交给当地农和叶专业合作社来管理,当地人员如何使用农药就不好管控了。

  当然,欧盟的农残检测标准有些过于苛刻,我们国家的农残检测标准已经基本能保证对人体无害。因为我们喝时一般都洗,也会冲掉一些附着在叶表面的有害物质。

  品牌输出少、贴牌生产多出口企腰杆不硬

  记者:我国企目前出口是何种局面?

  魏有:一些叶的出口价格远不如在国内卖得高,因为出口的叶大多为贴牌生产,没有品牌附加值,比如往俄罗斯和日本出口的多为毛,当地企再进行包装,贴上人家的商标,这样等于我们输出的只是初级农产品。

  国内也有少数品牌输出的企,但目前营销不甚理想。比如,贵州的一个厂家就带着品牌输出商品,但出口叶的售价还不如在国内的售价,在国内卖500元一斤的叶,在国外仅卖200元一斤。

  我们的企在国际市场腰杆不硬,当进口国以各种理由提高准入门槛时,我们就显得很被动。这些都是值得反思的案例。

  中国企应去圈子化培养年轻消费客群

  记者:为何国内做得不错的牌子,在国际市场却难以打出名堂,无法做成像立顿一样的知名品牌?

  魏有:国内品牌附加值还比较低,在开创品牌知名度方面还有很多欠缺。在叶圈里,大益、七彩云南、安溪铁观音集团都做得不错,但叶圈外的人对这些品牌还比较陌生,只知道中国的大类,比如想喝西湖龙井,就直接去买这个,不会去想要买狮峰山的、或杭州龙井厂的。

  品牌在国内认知度低,到国外的品牌附加值就更低。立顿这个品牌主打便捷时尚,非常适合白领的需求,相比之下,我国很多还需要拿出不少功夫烧水泡茶品牌销售模式创新较少。目前,各级行业组织、管理部门和企的要务是做好品牌的普及工作,让品牌从小圈子里走出来,、让大众尤其是年轻人熟悉中国品牌,培养他们爱、喝的习惯,抓住年轻人的口味就抓住了市场。

Tags: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丫丫113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陕西平利叫响四个“国字号”茶叶.. 下一篇海上丝路造就“茶叶大王”张宝镜..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中国茶在韩国只剩绿茶了
据记载,中国茶传入朝鲜半岛时,被当地人看成是一种有助于修行的饮料,饮茶之风曾随着佛教的兴盛达到顶...
中国茶文化:诸葛武侯与普洱茶
清朝道光年间的《普洱府志》(古迹)中有这样的记载:“旧传武侯遍历六山,留铜锣于攸乐,置铜镘...
以茶为媒:茶叶老总和大学老师的茶文化婚礼
你是今生的水,我是前世的茶,用今生的水泡一杯前世的茶,沉淀的是前世的情,沸腾的是今生的爱,这--就...
茶叶鉴赏
中国茶网资讯:中国是茶叶大国,其中的一个表现就是茶的品种特别多。俗话说:“天上的星星数得清,地上...
茶叶选购技巧
外形绿茶选购小窍门:炒青看苗,烘青看毫。“炒青看苗”是指买炒青绿茶要看是否有锋苗①,有者嫩度就高...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