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茶企应分享研发成果
日期:2014-06-21 浏览:202次 
两岸茶企应分享研发成果

安溪近年的一些文化展示会上,“仙子们”还进行了书法表演,为品茗增加了情趣。

  近日,安溪县^***举办了两岸论活动,邀请海峡两岸商界、科技界、文化界、业界嘉宾,以中华文化历史、两岸产业相通相融、共同发展现代产业为主题作专题发言。以两岸业历史与文化为切入点,探讨现代业发展议题,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共享两岸科技成果,增进了两岸人情谊。

  弘扬“清、敬、和、美”文化

  论活动上,全国政协文史委副主任、浙江省政协原主席、中国国际文化研究会会长周国富说,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植根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土壤,贯穿于的生产、科研、经营、消费及与相关文化与文艺活动的各个方面,既与中国经典传统文化、艺术相互交融,更与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日常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如今,文化历经淘炼而升华至天人合一的哲学境界,成为人们宁静清和的生活方式、精行俭德的价值追求和“清敬和美”的文化精神,是中华优秀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他认为,当代文化的核心理念是“清”、“敬”、“和”、“美”。

  “清”既是叶特征的自然显现,也与人的基本品质紧密关联,更是与人在“道”与“德”的层面上的和谐统一。一个“清”字,可以涵盖“德”“俭”“廉”“正”“静”“真”等文化的多种内涵。“敬”字所指者,乃是人的诚敬、尊敬、敬畏、敬爱之情。一个“敬”字所体现的,是之于礼的价值和人行于世的守则。“和”字所指,乃是和合、和谐之义,是基于文化“清”的本质和“敬”的理念之上的人与他者及其自我心灵的和谐关系。一个“和”字所体现的,既是道,也是人道和社会运行之道。“美”是文化当代核心理念追求的最高愿景,是天、地、人、、水、情在“天人合一”哲学境界上的共同升华。

  他认为,文化需要传承、传播才有影响,精神需要培育、弘扬才有力量。因此,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清敬和美”的当代文化心理念。

  全价利用、跨界开发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叶研究院院长、党委副书记,浙江省资源跨界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张士康认为,要通过“全价利用、跨界开发”理念实施科技兴,提高业核心竞争力。

  他认为,在目前我国传统产品总体供大于求的形势下,引入资源全价利用的产业价值理念,调整产业结构,可助推产业升级,从而将产业带入科学可持续发展的阶段,打造全新的现代业的智造平台,为形成优势产业集群,抢占终端产品的制高点奠定转型之路,因此要科学引导资源全价利用。从营销角度分析,传统业是“红海产业”,现代业是“蓝海产业”,充满无限的发展空间。业发展基础在传统,而突破、转型在现代。在可以预见的传统市场空间里,传统业发展突破的空间不大,要实现业跨越式发展,只有依托科技创新对传统业进行优化,突破现代业发展瓶颈,利用“全价利用,跨界开发”理念,开展叶“价值创新”,创造叶全新的价值,拓展更加广阔的资源利用空间,彻底突破产业终端产业链的技术瓶颈,重建本土化产业智造体系,使产业从“红海”走向“蓝海”。

  资源全价利用是以资源为原料,以现代技术为手段,对其内含物进行全方位利用和开发,最大限度地发挥的消费价值。资源全价利用的原料,可以是特异性树品种上采摘的鲜叶、花或果实,也可以是传统加工后留下的夏秋茶叶加工后的副产品及剩余物等。

  跨界开发可以有四类:第一类是在食品领域的跨界产品开发和生产,第二类是保健食品领域的跨界产品开发和生产,第三类是在医药领域的跨界产品开发和生产,第四类是在日化领域的跨界产品开发和生产,第五类是副产物的高值生态利用和产品开发。

  他说,大力推行叶的“全价利用,跨界开发”,打造全新的现代业的智造平台,可以推动产业升级,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走出文化的误区

  台湾陆羽艺中心总经理兼学研究所所长蔡荣章认为,文化复兴从1980年算起已有34年历史,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出现3个错误方向,面对这些问题,应该调整道演示竞赛的规则,调整艺师职业证照的方向,调整文化专业的课程安排。

  他说,1980年起有别于传统馆的艺馆纷纷成立, 它们重视文化氛围、加重了具的分量,但10年不到的功夫,一家家收摊,几近全部灭顶。究其原因,“业”尚只有叶市场,汤市场的观念未能建立。不像咖啡业,既有了咖啡豆市场又有了咖啡馆市场。对此,要调整道演示竞赛的规则,不能将评分标准分成技艺、服装、仪态、席、配乐、汤等几部分,而汤分数的占比仅是30%左右。这样的竞技给人们展示了错误的示范,以为道或道艺术就是这样的众艺节目,汤变成只是其中的一个小部分。

  30年来,我们没让大家清楚知道文化道的主体是“”, 很多人误以为是席的布置,很多人以为是泡茶者的长相、服装与手势, 很多人以为是泡茶背后富有文哲性的主题。结果文化道的主人——变成了舞台上的配角。我们要赶快将群众的注意力转移到泡茶、奉品茶道艺术核心价值上,建立起人们对自己道主体的信心。

  道艺术有如音乐、绘画、舞蹈、文学般,是艺术项目中的一环,然而30年来我们尚未将它明显地呈现,也未培养出足够多的可以欣赏这项艺术、享受这项艺术的群众。我们要调整文化专业的课程安排,设置文化科系的学校要将文化叶加工、树栽培等科系的学习重心分开。文化是以“成品茶”为核心,包括了泡茶、识、奉品茶具。围绕着核心的第二圈才是制席、会、美学、思想,第三圈才是插花、音乐等艺术、文学、史、他国道。如果将制、种的课程安排得太多,如果将艺歌舞视为文化的主体而安排了许多舞台的课程,就是没捉住文化的重心。

  两岸企应组建联盟

  海峡两岸业交流协会林肇阳认为,两岸业可以在以下几方面加强合作:

  强化现有交流平台功能性。在物料方面,透过现有两岸业交流会、展销会中建立两岸企负责人对话机制,建立定期叶交流市场。在人员方面,透过双方公协会组织交流平台,集思广益,汇集两岸叶产、学、研专业人员,研发类新品种,交换资源,分享研发成果,共同推广,使广大的叶从业人员直接受惠。

  共同开拓叶国际贸易市场,共同研拟制订各类产品国际技术与质量规范,例如红茶乌龙茶的规范,彼此共同遵照执行,破除贸易障碍,彼此互利互惠。

  鼓励两岸企组建联盟;台湾企都是小而美,但在文创开发、机动应变、食安监控,经验传承、经营管理模式上皆有突出表现,应再进一步结合大陆现有中大型企在体质上与资金上的优势,相互交叉持股,优势互补。两岸人还应相互观摩学习,精益求精,为中国展开新的一页。

  加速串联两岸企的电子商务,无论是C2C、B2C、B2B2C,都是充满着无限商机,为了网络时代的来临,更应满足消费者的生活习惯;扩大和深化叶深加工及与中草药结合技术,两岸产业才能迎来更新的、巨大的发展机遇。

  加强文化艺交流。随着经济水平的日益提高及传统文化的发展,文化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为基础,文化逐渐演变成一个结合现代多元文化思潮的创意产业,衍生出多层次、多角度的子产业。

Tags: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ahui55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电子商务专业委.. 下一篇紧抓发展机遇 力推都匀毛尖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金奖惠明茶参展第六届海峡两岸茶博会
东南网讯作为在全国享有盛誉的茶界盛会,武夷山第六届海峡两岸茶博会亮点突出,专业化特点凸显,还引进...
第六届海峡两岸茶博会重大项目签约仪式
东南网讯第六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重大项目签约仪式,今日在武夷山京闽高尔夫酒店举行,共有62个项目现...
斯里兰卡茶企参展第五届厦门国际茶博会
斯里兰卡茶企参展第五届厦门国际茶博会斯里兰卡每年生产约25万吨茶叶,茶的种植基地仅限于岛国的中央高...
品牌茶企推出铁观音袋泡茶
袋泡茶受到不少办公人群的喜爱(王图)比普通袋泡茶口感更优价格更贵  袋泡茶以日常冲泡方便、价格低廉...
首届“海峡两岸茶文化季”活动启动啦
东南网—海峡导报8月17日讯(记者吴语)打开中国地图,可以发现,福建、台湾地形图像两片茶叶镶在海峡...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