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曹劼劼:普洱时尚创造者
日期:2014-03-10 浏览:155次 
上海·曹劼劼:普洱时尚创造者

临窗沏的店主曹劼劼,具是她亲自设计,然后去景德镇定制回来的。玻璃倒影里,是“喫去”院落中那棵老石榴树。

  去年秋初,曹劼劼在愚园路一条幽深里弄里,开了第二家喫去。相比开在巨鹿路上第一家店,愚园路这里有着更多上海市井烟火气,弄堂口正对一条车水马龙的狭窄街道,对面的一家牛肉面馆打着 24 小时为民服务的字样,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里弄里有一家幼儿园的缘故,如果是第一次走进去,总归免不了要受弄堂口门卫大叔或里弄里闲话家常的老奶奶充满探究的一瞥。

  但一走进弄堂,世界就突然安静下来。曹劼劼的新店在弄堂里某条岔路的尽头,十分难找,店门两扇满月般的木门时常紧闭着,来喝需要提前预约。走进门洞,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处由碎石铺就的庭院小径,小径边散落着不知哪里飘落下来的枯叶,整个庭院 刷成白色,墙边一棵老石榴树是这寂静空间的唯一点缀。

  在上海不大的人圈里,喫去声名在外。巨鹿路那家老店,如今每逢假日必全数客满,一只叫做“多多”的老猫会带着它那标志性的淡漠神情在客、杯盏和饼间闲庭信步。喫去的客,多数以年轻一代消费者为主,他们穿着入时,追流行的 3C 产品,喜欢有设计细节的产品,既热爱中国,也习惯星巴克,身上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很淡。

  与其主流消费群体一样,喫去也走多元文化路线,迎门口摆放着巨大的汉砖,巨大的纸灯笼是福建传统特色,落地窗边的座位是日式榻榻米,墙壁上贴着的是店主先生的画作,角落堆放着几只越南竹篓则用于存,这些零碎小物布置在一起却又和谐统一成了一个具有禅意的空间,而小店的英文名字也正是 Zen。

  以空间设计强调文化中的“寂静”之感似乎已经成为喫去的一大特色。学设计出身的曹劼劼在空间设计方面似乎受日本茶道的影响很深,“历史上许多著名日本人,在室的审美品位上追求完全的孤寂,不过对我来说,相比绝对的孤,我只要做到寂就可以了。”

  这或许也是她策划愚园路上这家喫去的最大诱因,“希望为大家提供一个更纯粹的喝空间。”由于是开在街边,巨鹿路上的店人流很多,喝的、买的、好奇参观的络绎不绝,难免嘈杂,“这不太符合我开店的初衷。所以我希望在这边开一家分店,主要是用作饮品茶的场所。这家店开得比较隐蔽,那些随便找个地方聊天的人是不大会找到这里来的,因此这里也更加适合那些单纯想喝的顾客。”

  讲一口地道上海话的曹劼劼自小在昆明和上海两地长大,她对于喝的记忆更多来自昆明。昆明有一条出名的盘龙江,江上无数小桥,都是有顶盖的廊桥,昆明人喜欢将馆开在这些廊桥里。小时候,曹劼劼最喜欢点一杯茉莉花茶,一边喝,一边望风景,“当你坐在桥上的馆里看这座城市的风景,会让你觉得你虽然身处这座城市当中却和这座城市隔着一段距离。”

  但真正让曹劼劼爱上的,是从圆通寺的晚钟开始。“圆通寺本身没什么特别,只供奉一种佛香,现在想来多半是普洱的一种,但胜在环境特别好,依山傍水,到了晚上,游人散去,愈发安静。”曹劼劼回忆说,有一次自己喝到很晚,衬着寺庙里的夜色,小小年纪竟生出几分孤寂,从此爱上喝的感觉。

  昆明吃的这些场景,成为曹劼劼后来构思喫去的基础。一方面,她认为归根结底,是老百姓的日常物事,但正如日本艺术家冈村天心所言,“盖日常生活的庸碌平凡里,也存在着美好”,一如当年曹劼劼坐在盘龙江边喝的心情,在市井生活的点滴之中,品味着平凡的美好。

  喫去以经营普洱与滇红为主,这其实是与店主私心有关。从小就习惯喝的曹劼劼来到上海读书、工作,一度为“无处觅”苦恼。曾经一段时间,她频繁来往上海昆明之间,就是为了采购叶。但自己喝需求量不大,很多好买不到,便萌生出开铺的想法,一方面可以名正言顺地购入大量自己喜欢的品,另一方面,也将好与更多人分享。

  与现在市面上多数社不同,喫去没有走传统国学风格,而是选择以一种更加轻松、时髦的手法将更多人带入道世界。个性化的“叶买手店”是曹劼劼对喫去的经营定位,她以个人喝品位来挑选品,其中又以带有明显花香调的昔归为代表性作品。

Tags: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cangci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江苏常州:27日头批新茶如期上市 .. 下一篇第八届济南茶博会将于6月中旬举行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云南普洱茶老茶树为多少年?
...
普洱茶设“门槛”成都茶商抄底
...
普洱难再风光绿茶黑茶受宠
...
普洱国家公园开工 15亿打造一流生态公园
...
普洱茶咸鱼翻生
...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