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昭平茶叶已远销海外 饮誉东南亚
10月25日,由中国低碳产业投资中心、^***昭平县委员会、昭平县人民^***主办的“绿色低碳、养生之都”招商推介会在北京举行。^***昭平县委书记陈有辉在会上推介时说,昭平是中国名茶之乡,茶文化源远流长,自古就有“以茶养生”、“以茶敬客”的习俗。良好的生态环境孕育了优质茶叶,全县现有茶园面积17万亩,总产值达8亿多元,昭平茶已远销海外,饮誉东南亚。
陈有辉说,昭平产茶历史悠久,茶叶色、香、味、形俱佳。宋淳熙年间茶叶就成为广西进贡朝廷的贡品。宋代官修的《宋会要辑稿•食货》记载:“昭州产朝廷贡茶七千五百斤。”《中国名茶图谱》也记载:唐宋之世,昭平万宝山和象棋山的“未过清”茶开水泡后六、七天不变质,被视为茶中珍品,百姓称其为仙人茶。明成化年间,茶叶已成为昭平传统出口的土特产,通过桂江黄金水道远销东南亚等地。
据了解,近年来,昭平县委、县人民^***更是把茶产业作为特色支柱产业来抓,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决定》、《关于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昭平县鼓励和促进茶叶企业开拓广西区内外茶叶市场实施方案》等一系列的政策和文件,走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路子,全力以赴建基地、提质量、扶龙头、树品牌、拓市场,促进了茶产业的快速发展。
记者了解到,2013年,昭平县全县茶园面积达到17万多亩,已经通过无公害茶园认证面积11.2万亩,有机茶基地面积已发展到2万亩。培育形成了亿健、将军峰、象棋山、故乡等一批龙头企业,全县现有专业茶业公司15家,茶叶加工企业100多家,直接从事茶叶产业人数约8万人,全县农民人均茶叶单项收入达1750元。
昭平县在不断提升绿茶品质的同时,还成功研制开发了红茶和六堡茶、黑茶等一系列新产品,形成了绿茶为主,红茶和六堡茶等多茶类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茶产品多次在国内外名优茶评比和博览会上荣获金奖,2010年“昭平银杉茶”获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2013年“昭平茶”获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目前,昭平县先后建成了茶叶集散中心、茶叶奇石街等一批以茶文化为重点的市政设施。并规划在新开发的江滨新区建设茶叶交易中心、茶叶加工展示中心、茶文化体验中心,逐步使昭平成为广西乃至全国的茶叶集散交易中心,把县城打造成中国绿色茶都。
陈有辉书记强调:“茶产业正成为昭平新兴绿色支柱优势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