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穴按摩的几个特点|全息反射区
手掌上有六条经络,经络把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等组织器官连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故《灵枢》说:“夫十二络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手掌上六条经络,起始于手指,每条经络的命名又以所连接的内脏名称而定。手与内脏表里相应,彼此协调,相互为用。内脏的病变可以反应于手,同样,手穴的刺激亦可引起内脏功能的改变。手穴按摩法即是以此为依据,用保健推拿手法作用于手部穴位或阳性反应点,起到疏通经络、行气和血、滑利关节的作用,以调节^***各系统、各器官的生理、病理状况,使之处于良性运行状态,达到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目的。
一、手穴按摩的几个特点
手穴按摩易于接受,主要是因为有以下几个特点。
1.经济简便:由于手穴按摩是利用一定的手法作用于某一穴位或部位,达到保健的目的,因此它不需打针也不需吃药、不受任何医疗设备条件的限制。只通过手法的刺激作用,调整人.体的生理功能。手穴按摩自行操作方便,方法简单,节约时间,随时可行,而且不花钱或少花钱,经济实惠。
2.因地制宜,便于推广:用于保健的手穴自我按摩,一般对环境没有特殊的要求,房间里、公园内、操场上,乘车时,均可进行,不受环境限制。当然如果条件允许,在空气清新、安静优雅的地方进行,效果可能更好。另外手穴按摩,互教互学,易于普及推广,使更多的人在应用后获益匪浅。
3.疗效可靠,副作用小:手穴按摩是一种良性的机械性刺激,之所以具有平衡阴阳、调和气血、疏通经络,提高脏腑生理功能、清除机体代谢产物的作用,是与手穴推拿的作用原理分不开的。据有关实验观察证实,直接接触肌肤操作的摩擦类手法,可以清除衰亡的上皮细胞,改善皮肤呼吸,有利于汗腺、皮脂腺的分泌,增强皮肤的光泽和弹性。强刺激手法,可引起部分细胞蛋白质的分解,产生组织胺和类组织胺物质,加之手法的机械能能转化为热能的综合作用,促使毛细血管扩张,增强局部皮肤、肌肉的营养供应,使肌萎缩得以改善,促进损伤组织修复。手法的继续挤压,可增快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有人在狗的粗大淋巴管内插入套管,看到推拿后淋巴液较推拿前流速增加7倍,在家兔的两则膝关节内注射墨汁,并对一侧膝关节进行推拿,发现推拿侧关节内的墨汁移向远处,未经推拿者的墨汁依旧大部分停留。由于病变部位血液循环、淋巴循环的改善,加速了水肿和病变产物的吸收,局部肿胀挛缩消除。
手穴按摩,还可引起血液成分代谢变化,实验证明:按摩后血中白细胞总数和吞噬能力增加,淋巴细胞比例上升,红细胞轻度增加,血清补体效价提高,氧的需求量、排氮量、排尿量、二氧化碳的排泄量均增加。由此说明,手穴按摩通过神经体液因素,反射性提高^***的免疫能力,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手穴按摩,还具有镇痛作用,当我们身体某处被碰疼了,用手揉按某个穴位(例如合谷)后,疼痛的感觉就减轻了。
实验观察发现:穴位按摩的镇痛效应是通过体内自身疼痛缓解系统——内啡呔来完成的。实验证明,持续性的疼痛会降低内啡呔的浓度,按摩手法,可使体内内啡呔浓度升高,以使疼痛缓解。另外按摩还能以适当的阻力,激活厚纤维机械感受器,通过内啡呔的释放,厚纤维冲动占优势,从而阻断痛觉纤维的冲动,因此按摩手穴能增强人.体的抗痛觉能力,所以具有明显的镇痛效果。
4.防治结合,相辅相成:手穴按摩,有病治病,无病强身。对于原来有病的机体,通过按摩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促进身体恢复健康;对于体质虚弱、脏器功能减退的机体,手穴按摩则可以起到强壮身体,抗御外邪的作用,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目的。
手穴按摩保健,以中医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以保障健康为目的。无论男女老幼、体质强弱、胖瘦不一,只要知经络、识穴位、懂手法、会操作、均有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异曲同工之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