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园里的好“园丁”——云南梁河县茶技站力促茶叶产业发展纪实
日期:2013-09-23 浏览:145次 
茶园里的好“园丁”——云南梁河县茶技站力促茶叶产业发展纪实

  梁河叶种植历史悠久,是梁河县山区群众的传统支柱产业。技站共12人,除1人轮换留守办公室外,所有人员在采、种季节,不分节假日吃住在叶生产第一线,对广大农进行科技培训、技术指导、技术服务,现场技能操作传授;办样板,加大中低产园改造力度,推广园机械化生产、园生物防控技术等,使园重新恢复了生机。他们是当之无愧的“叶园丁”。

  近年来,针对梁河园品种结构单一,适宜制产品种类少、种源不足、种苗靠外调成本高、成活率低等实际问题。县技站因地制宜,先后引进良种11个品系共16个品种,在九保荒田、曩宋关璋、平山小园子等地建立了德宏州品种最齐、面积最大的良种母本园品种展示示范基地,为全县乃至全州及邻近地区高优生态及有机园建设提供了充足的种源保障,同时也为树品种资源的保护、调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因库。目前,该县园良种覆盖率80%。

  为不断提高叶产量、质量和效益,县技站承担了科技部科技支撑项目《生态园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带领农走产品“名特优”及规模化、产业化的“质量效益型”道路,有效带动和促进了全县生态园建设。目前,有50亩以上集中连片示范样板基地41个,示范样板面积1万亩,为打造梁河品牌打下了坚实基础。

  受各种因素影响,常规普通的中低档叶产品已出现相对过剩,价格相对下跌,农增产而不增收的现象十分突出。县技站立足于本地资源优势,因势利导,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适销对路的有机叶产品,2008年以来,累计实施有机转换科技示范项目8500亩,其中:获有机园及产品认证面积5850亩。在全县园推广黄、蓝杀虫板和太阳能杀虫灯、性诱捕器、植物油乳剂、印楝素、苦楝素等生物技术措施防治害虫,生产出了不使用农药的生态。且这些防虫措施操作简便,成本低,每亩节约成本140元,大受消费者青睐。

  梁河县5.2万亩园,幼龄园就有2.4万亩,幼龄园4-5年后方可采叶制。幼龄园6年内没有经济效益,怎么办?走作物套种高效路子,以短养长。县技站指导群众抓幼龄园套种荞麦、豆类、蔬菜等矮秆作物生产,以种促养、以短养长。幼龄园套种既能增加农收入又能提高园管理质量,实现一地多用一地多收的一举多赢效果。通过套种增加土壤覆盖度,减少水土流失,增加园有机肥,抑制杂草生长,提高了幼龄树生长速度。

  2009年入秋以来,梁河持续4年干旱少雨,部分地区园芽叶及苗木出现干死现象。县技站及时做好灾情的防控和预测预报工作,同时采取园抗旱减灾措施:及时对园进行一次浅耕(俗称刮破土壤枯皮),疏松地表皮土壤,破坏土壤毛气孔,降低土壤水分蒸发,防治土壤干裂;然后用枯枝落叶、杂草、作物秸秆、木屑等覆盖物及时对园行间土壤进行覆盖,有效促进土壤涵养水分,减少园水分蒸发、保持了土壤水分。

  通过落实各项科技措施,梁河县投产园面积3.95万亩,产量2371.5吨,农业产值达1.3亿元。拥有大厂、小厂、平山3个万亩乡和24个千亩村,并涌现出了一大批户年均纯收入万元以上的叶种植专业大户。

Tags: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痞子式笑hob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四川省质监局考核验收通江茶叶省.. 下一篇茶业公会、政府在产业转型中的推..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静心修茶茶修身——访著名歌唱家、演员韩中(图)
毛泽东特型演员韩中:“静心修茶。”  前不久,在毛泽东诞辰114周年纪念日,记者采访了著名歌唱家、...
审评——肉桂(秋茶)
干茶外形:特征:香高味醇,叶底红边艳丽。第一泡冲泡后的叶底及汤色:第二泡冲泡后的叶底及汤色:第三...
顾景舟——供春壶
壶形仿知名的「供春壶」,即取老树瘿为形,树皮斑驳满身,纹理缭绕,以瓜蒂形为盖。泥色黄褐,朴质古拙...
顾景舟——小石瓢壶
壶身及盖钮呈三角形,壶式饱饱厚厚,盖钮则轻巧巧拱起如桥状。直流延壶腹弧度斜向上伸,把则顺壶肩平伸...
茶为第一国饮——访国家体育总局原局长伍绍祖(图)
伍绍祖指着身后的照片说:“就是这一年,小平同志正式确定申办奥运会。现在奥运会终于要在家门口办了,...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