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生态茶园:茶青坐着缆车到加工厂
茶青坐缆车下山,全程不落地。
大豆被拔起作为肥料
在松林头生态茶园,进入生产加工车间要先消毒
当汽车缓缓驶入安溪,天色蔚蓝如丝绸一般,山与山相连,远眺山上梯梯排排的茶园,满目青翠。茶园之间,树木错落有致,靠坡的梯壁上,丛丛青草绿意盎然。走入茶园深处,看茶枝伴随习习凉风轻轻摆动。夏日的茶园,只有身临其境,才知其味。
生态茶园依据茶树的生物特性,采用立体复合栽培,茶木共生,保持原生态,引山泉水用于自动化灌溉,茶园管理尽量采用人工除草,施用火烧土粪、沼液等有机肥料,尽量减少使用化学农药……
本期《茶道》让我们一起走进几个生态茶园,透过冰山一角,窥一斑而知安溪茶园生态建设的进展。
种养结合的庄园茶
车绕着山路环行许久,才来到安溪县西坪镇松林头生态茶园,加工厂位于海拔800米左右的山上,穿越一片树林,才能到达茶园。这里就是茶叶生产全程不落地的生态茶园。
据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茶园依山而建,他们在开发茶园时,并没有将林木砍伐掉。种植茶苗前,先将菜子肥埋在50厘米的地底下,以便茶树长大后其根部可吸收到足够的营养。在茶树还是幼苗的时候,他们通过灌溉豆浆来补充茶苗的养分。
一般常规茶园是采用密集梯田式的种植方式,在单一种生态密集生长的环境下,会引来单一种虫害;恶性循环下,茶园不得不使用农药来控制。但松林头的茶树留足了空间以增加通风,并在园区内种植大量树木和杂草,培养出茶虫的天敌,有效地控制茶树病虫害的产生。
在制茶方面,从最初的茶园采摘到最后的包装全程不落地。松林头生态茶园标新立异地建造了连接生态茶园和工厂的缆车,采摘的茶青就顺着缆车从茶园直接被送到加工厂。接下来,茶青被送到位于三楼的晒青场,晒青场四周被玻璃包围,顶端还设有黑网,黑网可以起到隔热和调温的作用,防止了茶青因为温度过高被晒伤。茶青晒完后,被送到二楼和一楼制作。整个加工厂是密封式的,工人需经过换鞋、更衣、洗手、消毒、风淋等程序才可进入。
松林头生态茶园目前已经通过了德国BCS和日本JAS的有机认证,全部茶叶出口。
种养结合的庄园茶
安溪群山环抱,甘泉潺流,气候温和,水量充沛,高山之上更是云雾缭绕,有着茶树良好的生长环境,安溪西坪的慧芳生态茶园,就处于云雾之上。有着“制茶世家”之称的慧芳茶业,拥有1000多亩无污染、无公害有机铁观音茶叶生产基地,其中茶园面积300多亩。
茶叶种植基地在海拔1000米至1500米之间的云雾山,土质以红泥沙质为主。据慧芳茶业负责人王志宏介绍,这样的土壤PH值适中,而且透水性好,不管下多大的雨,山上都不会积水,茶叶不会被长期浸泡。在这种山地里生长的茶树可以将根伸向更深的土里,吸取更丰富的营养和矿物质,制作出的茶叶含有更多的矿物质。高山之上的茶树如何“饮水”?记者看到,山上建着一个大水池,基地工人通过管道将泉水引到水池里,利用喷头灌溉,茶树因此可以喝到清澈的山泉。
此外,慧芳生态茶园实施种养结合。目前,山上已养有家畜,接下去还将引入黑羊。黑羊可以吃山上的杂草,动物的粪便被用作肥料,循环利用,生态达到良性互动。
“我们上市的茶叶全部产自这个庄园,没有从其他地方收购,这样让我们对茶叶质量安全的管控更加胸有成竹。”王志宏说。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