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宜春今年有望实现茶叶综合总产值3.1亿元
日期:2013-07-04 浏览:681次 
江西宜春今年有望实现茶叶综合总产值3.1亿元

  宜春市位于江西省西北部,以丘陵、山地为主,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素有“山明水秀,土沃泉甘,其气如春,四时咸宜”之称,全市森林覆盖率为56.97%,具有得天独厚发展产业的自然生态环境。近年来,在宜春市委、市^***的高度重视下,在省农业厅的大力支持下,宜春市产业得到迅猛发展,已成为具有区域经济特色的新兴产业。2013年全年有望实现叶综合总产值3.1亿元。

  产业规模稳步上升

  日前,宜春农业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宜春市园面积13.95万亩,占全省的11.21%,位居全省第6,产量0.64万吨,占全省的12.3%,位居全省第4。可开采面积11.29万亩,绿色及有机园认证面积1.2万亩,去冬今春新发展园面积9509亩。全市现有50亩以上规模的叶基地133个,叶专业合作社45家,注册的叶企业数88家,品牌数95个。截至目前,宜春春茶生产已基本结束。从统计结果来看,受今春气温偏高影响,今年春茶上市时间比去年提前7-10天,采摘天数比去年延长7天左右,产量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叶品质有所提高。其中春茶干毛产量增加119.43吨,增长3.2%。

  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宜春农业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一些新的叶生产企业、专业户入驻,带来了叶品种改良,种科技含量提升,叶质量提高,种经济效益明显。2012年,绿茶中的名优最高价卖到1万元/斤,最低价也有500元/斤,大宗最高价500元/斤,最低价200元/斤;红茶中的高档最高价3000元/斤,最低价1000元/斤;大宗最高价400元/斤,最低价10元/斤。

  今年春茶销售价格受^***厉行节约的影响,呈现出名优降幅较大,中档价格相当,大宗略有上升的特点。全年有望实现叶综合总产值3.1亿元。

  品牌建设不断提升

  据悉,随着全省“江西绿茶品牌整合,宜春全市加大了以“铜鼓春韵”、“靖安白茶”为主打品牌的建设与宣传力度。铜鼓县为全省叶生产十强县,连续3年被授予“全国重点产县”称号。铜鼓春韵先后获得“江西省著名商标”、“江西名牌农产品”、“江西十大最受欢迎农产品”、“中杯特等奖和国饮杯特等奖”、“上海国际文化节金奖”等荣誉。

  近几年,靖安白茶也获得多项殊荣。从2006年至今,靖安白茶已30多次荣获国际国内名茶评比大奖,2009年“靖安白茶”被评为“江西十大名茶”;2010年被中国业流通协会授予“特色产县”荣誉称号;2011年“靖安白茶”被评为江西省著名商标;2012年上半年,靖安白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通过国家质检总局认证。在2013年全省加快叶产业发展工作会议上,“铜鼓春韵”和“靖安白茶”又荣获“十大名茶”称号。除此以外,其他县市也在积极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明月山风景区正在积蓄力量,着力打造“宜春禅品牌

  ^***强力推动 部门积极配合

  为贯彻落实《江西省人民^***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产业发展意见》,促进宜春茶叶产业发展和农业农民增收,宜春市人民^***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叶产业发展的意见”,意见明确了市^***每年拿出200万元对该市新建园和改造老园进行资金扶持,各县市区也出台了相应扶持政策。市^***还将叶产业列入全市“农业产业化三年扩张战”的重要工作内容,将叶生产目标任务进行了层层分解落实,且将叶生产纳入^***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考核内容,加大了对叶生产的考评力度,高位推动叶产业的发展。

  2013年,全市叶产业发展目标是新建规模化、标准化良种园1万亩,改造老园1万亩,认证绿色园面积1万亩,有机园0.6万亩,建立良种苗木繁育面积600亩。为了将此项工作落到实处,今年年初,该市就组织各县(市、区)对全市叶生产情况开展摸底调查,并进行宣传动员。3月19日上午,市农业局召开了有各县(市、区)农业局分管叶生产的领导及经作站长参加的会议,及时传达了省局九江修水会议精神,对叶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前景进行全面探讨,进一步强调了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要求各地认真领会精神,制订可行的措施,务必把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各县(市、区)高度重视,积极配合,纷纷成立了专业机构,在实地调查摸底的基础上,以^***的名义出台了叶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进一步将市^***下达的目标任务细化到乡、到村、到组,并整合资金,确保完成任务。例如铜鼓县2010年出台了《铜鼓县鼓励叶产业发展扶助办法》,去年又印发了《关于加快有机叶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通过争取上级财政资金、整合本县财政资金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大力发展产业。樟树市^***每年安排2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新建园的奖励和扶助补助,将农业、林业项目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土地整治相关涉农资金实行捆绑使用,统筹安排向叶产业发展倾斜。

  创新发展机制 推出优惠政策

  宜春市依照自身资源优势和有利条件,不断推出多项优惠政策,如新建园享有城市建设的土地占补平衡政策等,对内刺激农的积极性,对外招商引资,向上争取扶助,多渠汇水,多轮驱动,力推叶产业发展。目前几个大型的叶基地正在抓紧建设。高安市引进浙江企业,拟在高安市汪家乡官田村和建山镇下坊村建设白茶园4000亩,目前该公司正在注册中,汪家乡官田村已建成1200亩,建山镇下坊村基地正在征山。丰城市引进永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南昌老板)在桥东镇发展白茶基地800亩,已完成200亩春栽面积,引进玉华山富硒高山叶有限公司投资100万元,拟在丰城市荷湖乡发展园面积1000亩。上高县引进九峰园林有限公司(浙江老板)入驻上高发展园面积1000亩。

  不过,由于采用工季节性强,而园大多在山区,区域广、面积大,采工严重不足。请工用工难,工价高,生产成本不断攀升,以致良种园扩建、厂房改造和设备更新缓慢,严重制约了宜春市企业的进步和产业的发展。同时,生产技术相对滞后,业技术性要求严,尤其是叶制作难,与此同时叶加工技术、设备相对落后,加工企业规模不大、生产效益不高、带动力不强。相当一部分叶加工企业设备简陋,加工环境较差,产品质量难以保证。此外,文化开发不够。宜春产历史源远流长,尤其禅文化更具特色,但是文化开发力度不够,品牌知名度不够高,难以形成合力。

  加大扶持力度 扩大基地规模

  下一步宜春将加大扶持力度、扩大基地规模。在配合省厅实施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项目的同时,继续加大市本级新建、改建园力度,每年新建标准化园1万亩,改造老园1万亩,力争到2015年,全市园面积达到15万亩以上,叶总产1万吨,绿色、有机园面积达5万亩。加大基础技术培训推广力度。在技术推广方面,建立完善的市、县、乡三级业技术推广网络,健全叶技术指导机构,重点产县应设立独立的叶技术推广机构,按万亩园配备1~2名专职叶技术推广人员;5万亩以上的产大县,应设立业管理机构;在重点产乡镇配备1名茶业技术专职人员。在培训方面,要加大对农的培训力度,整合阳光工程、绿色证书培训等各种培训资源。从2013年起,将叶生产、加工技能培训作为重点来抓,造就一大批种能手,加大对农村基层技术人员培训的力度,采用“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一方面邀请省内外叶专家来宜春市进行指导和培训,一方面组织基层技术人员到省外先进地区学习,运用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指导宜春市叶生产、加工、营销,推动业迈向优质、高效发展之路。

  此外,要推进区域品牌建设,适时开展品牌整合,积极配合“江西绿茶品牌战略,打造具有宜春市传统特色文化品牌,发挥已有的原生态古树资源优势,做大做强“铜鼓春韵”、“靖安白茶”、“宜春禅”、“丰城绿茶”等区域品牌。在礼、俗上彰显文化底蕴,挖掘地方文化,大力开发旅游观光园。

Tags: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cangci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商业模式点亮茶酒产业链 下一篇付颖:普洱茶行业垂直电子商务的..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07-08年有机茶加工投资价值及可行性
有机茶系指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有机食品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茶叶。开发有机茶是以全程质量控制为核...
今年铁观音秋茶特别香(图)
眼下正是秋茶上市交易的高峰期。连日来,安溪县茶都茶叶市场内茶香浓郁,到处热火朝天。  “今...
今年月饼“瘦身”附加茶叶
月饼是中国人不能缺少的传统食品。星巴克月饼。今年国庆和中秋双节仅隔1天,又恰逢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
江西婺源县成为全国首个茶叶生产大县
眼下正值茶苗培育季节,江西省婺源县有机茶茶苗基地内一派繁忙的景象。据悉,婺源县茶园面积已经达1万...
福建周宁:茶园虫情实现自动测报(图)
7月13日,周宁县玛坑乡茶园自动虫情测报点,茶叶科技人员正在做茶园病虫害情报观测。周宁县现有茶园面...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