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道真自治县还茶于民实现双赢
日期:2013-06-14 浏览:160次 
贵州道真自治县还茶于民实现双赢

  夏日仡乡,满目翠绿。

  博联业有限公司叶基地里,十多名村民在为徐建军承包的园锄草施肥。“以前这片园是博联公司的,我们在这里务工,现在公司把园承包给我,今后这片就由我来经营管理,博联公司负责以不低于市场价格收购我们的青,这种方式对双方都有好处。”徐建军说。

  徐建军以前是博联业的一个采工,现在他承包了200亩园,成为这片园的主人。从一个采工到园主人,这一角色的转变是缘于今年博联公司还于民的有益探索。从今年开始,博联公司将成型的园通过返租倒包或无偿方式还给农民,由承包户自己管理,公司只负责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销售。

  说起还于民的初衷,博联公司负责人韩湿俊说:“这些年的经验告诉我,我们的企业,从事着青生产、叶加工、产品销售三个环节的工作。三个环节上受资金、技术、精力所限,每个环节都想做好,往往出现顾此失彼,哪个环节都做不好。继续这样下去,很难做强做大,现代农业要求分工越精细、越专业,才能保证优势资源要素向各个环节集中。因此,我想还于民,把园的管理交给农,企业负责加工和销售,以期逐步走上精深加工和品牌建设专业化发展的道路。”

  发展产业,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具有气候、海拔、土壤、生态等多种优势,经近年来的努力,园面积已达17万亩。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园管护水平低,园经济效益与预期差距太大,现有生产条件达不到相关要求,设备满足不了加工需要,加工能力与技术提升受限。在市场环节,由于实行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产业链延长,分工不细,分工不专,经营能力与经济承受能力均适应不了市场要求,市场迟迟打不开。再加上大量农民工外出,企组织季节性用工难度大,园管理用工,特别是采工不足,造成大量青由于采摘不及时而浪费,园巩固和有效利用率极低,影响了产业的快速发展。

  为走专业化的发展道路,博联业公司经过不断摸索,率先进行了还于民的尝试和探索。目前公司已把基地的2200亩园全部承包给了32户村民。

  “我们现在是零成本,只要我们把园管理好,收入是有保障的,现在大家的积极性都很高。”徐建军算了一笔帐,以前在基地当采工交一斤青只有30元,而承包后自己卖青一斤就是90元,收入翻倍,减去其它环节成本,每亩收入可达2500元左右。

  “还于民,承包户从山工人转变为农,主人翁意识增强,农各尽所长、各得其利;管理及时到位,采摘上应采尽采,提高了叶的产量,增加了群众收入。而对于叶企业来说,从日常的园管理中脱离出来,专注精深加工、品牌建设和叶销售。这一创新举措推进了产业向精细化、专业化分工,促进了生产力的有效发挥,应该说是一条可行之路。”道真自治县叶办主任税开伦说。

Tags: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轻指飞扬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发展中国家茶叶贸易与产业化发.. 下一篇2013中国茶叶行业年度经济人物推..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贵州湄潭:茶叶改变山乡面貌
苦尽甘来最是甜。湄潭,没有地下矿产资源,一度是个农业穷县。但,她也受到上天另一种恩赐:得天独厚的...
贵州:力争成为国内的茶产业大省
经过两天会程,7月29日“2009中国贵州国际绿茶博览会”在遵义落幕,来自国内外近300家茶叶企业,携各路...
贵州茶博会上凤冈锌硒茶印象
凤冈布置的“茶庄”一角7月28日,2009中国贵州国际绿茶博览会在遵义市凤凰山文化广场隆重举行。“贵州...
贵州茶博会:是展销会更是品茗盛会
  香喷喷的油茶尽管制作时间比较长,但还是有许多市民站在一旁耐心等待,为的是尝尝仡佬族的特色茶。...
贵州茶博会 凤冈锌硒绿茶5小时销售达5万元
“锌硒同聚,凤冈茶有自己的特色、人无我有,是一项很有市场前景的产业。”这是7月28日在遵义市凤凰山...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