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猴魁:藏在深山的“绿金王子”(寻访中国十大绿茶之六)
日期:2013-06-02 浏览:349次 
太平猴魁:藏在深山的“绿金王子”(寻访中国十大绿茶之六)

  

孙中山题词  净化包装车间 猴坑村一瞥 孔晓宁摄

  “太平猴魁”这个名,一言以蔽之,就是“出产于太平县(现为黄山市黄山区)猴坑的绿茶之魁首”。近百年来,此名声越叫越响。1915年,当其产量仅以百斤计时,即荣获了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1955年,产量只以千斤计时,又被中国叶公司评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2004年,总产量上升到上百万斤,“猴坑”牌太平猴魁还在中国(芜湖)国际业博览会上被业界公推为“王”。

  上世纪50年代,太平猴魁属特供品,不是普通人能喝到的。每逢季,省叶公司到产地征购新,封入铁钴,五一节前送达北京,节日当天用于招待国宾。到了2007年,时任国家主席的^***出访俄罗斯,还将太平猴魁作为国礼,赠与普京总统。作为绿茶中最肥最大的品种,太平猴魁承载了太多的历史故事。

  正值采旺季,记者来到黄山,沿着一条在悬崖峭壁上开凿出来的狭窄小道,直抵藏在深山老林中的猴坑,寻访那已演绎百年的绿色传奇。

  见到全国最富的

  从黄山市中心的屯溪区前往黄山区,几乎是绕着黄山风景区走了半圈。在我看来,黄山像是巨大绿毯上摆放的一块巨型黄玉,而太平猴魁园就如掩藏在黄玉边上的一块块绿色宝石。从黄山北门附近钻进大山的一道皱褶,沿着一条澄澈的小溪径直穿入山的深处,新修的水泥路刚好够两辆小车相会而过,来往的车辆川流不息,有本省的,也有外地的,显然大多是为而来。

  一条宽河挡住去路,河上刚修了桥,据说去年车至此还得改乘小船进山,现在可以乘车直抵猴坑村村口。一个多月前,该村还叫三合村,猴坑不过是该村的一个村民组。

  到猴坑村民组还有五六公里路,那真不能称作路,更像是硬生生在悬崖上凿出来的一条栈道,勉强够一辆微型面包车通行,最窄处,小面包车的外轮几乎贴着崖壁转动。几辆这样的车子由村里身手最敏捷的小伙子驾驶,出入的无论贵宾、小贩,一律乘它而行。我坐在副驾驶位置上,车门外就是万丈深渊,往下探视一眼,顿觉心跳加快,血冲脑门,赶快左顾而言他。遇到拐弯,年轻的司机拼命地按着喇叭。有车迎面而来,幸好已近村子,对方作了退让。若在方才经过的急转弯,两车相遇,真不知他们该如何处理。

  车抵猴坑村民组,虽只26户人家,但人声嘈杂,热闹如市。户户盖的新楼房,一层全都作了制车间,里面少则七八人,多则几十人,工人们分工明细,有的从事拣尖、整形、杀青,有的在对鲜叶进行整型、焙制,最后出来的就是成品干。一群女工围桌而坐,把早晨摘下的鲜叶,一根根摊放在木桌上,小心翼翼地用双手理成条状,放进浅竹筐。随后送到灶台,置入一口大大的铁锅,炒工以手作铲,抄着上下翻飞,空气中飘荡着一股浓郁的兰香。再看成品,根根平扁挺直,两头尖实。颜色也由最初的翠绿变为苍绿,叶脉透出一道隐红,这道“红丝线”,是猴魁特有的标志。

  全组24户人家,有22户姓方。方安全家有两栋房子,其中一栋全都作了车间和工人宿舍。他告诉记者,他家雇用了几十个工人,来自附近安徽与浙江农村,从事采与理的,一天包吃包住外,发工资160元;炒等技术工,工钱更多些。“今年季提前了20天,往年清明前后开始采,今年4月13日就开始动手采摘,五一过后这些工人就要陆续返乡了。”

  “今年干好卖吗?”看着不少买家模样的人在村里踱来踱去,记者问道。“和往年差不多。明前每斤可卖四五千元,现在的尾,还能卖1200元左右。”

  “今年国内高端市场有点下滑,但太平猴魁基本上没受影响。这个村民组人均收入可以达到二三十万元,算得上是全国收入最高的叶专业户啰。”陪同采访的一位农委干部介绍说。

  方安全告诉我们,他每年打理20亩山,只需用几个月的时间。“我家2006年就在山外镇上买了套140平方米的住房,一到9月,把这边的房门一锁,就住到那边去,一直住到来年叶发出新芽。我的父母一年四季都住在那边。”“现在村子里户户在镇上有房,春节这边根本见不到人。大年三十,大家就在城里相聚啦。”村民组长方观九在一旁补充道。

  猴坑品“猴韵”

  猴坑这个村名,自然与猴子有关。

  当地人传说,很久以前,黄山上有对白猴夫妻,生养了一只小猴,一家其乐融融。一天,小猴贪玩走失,公猴急忙出外寻找,留着母猴看家。老猴一路攀山过涧,好不容易来到猴坑地界。由于长途劳顿,加上急火攻心,它患了重病,奄奄一息。山民发现了病卧山冈的老猴,连忙采来草药救治。老猴转危为安,为了报答山民救命之恩,便在猴坑栖居下来帮助干活。他攀上悬崖峭壁,采来一种清香肥嫩的叶,深得大家喜爱。老猴终老于此,人们就把它生活过的地方称为猴坑,把它采摘过的叶命名为猴魁。而那只呆等在黄山北海峰顶的母猴,天长日久化作石猴,成为了当今的黄山一景:猴子望太平。

  美丽的传说,总会有鲜活的现实作为源头。时至今日,猴坑依然山高路险,古时候这儿想必就是猴群的领地。北宋末年,官府^***,民怨沸腾。出身于歙县的方腊揭竿而起,后被官兵残酷^***。作为方腊族人的方秋涯为躲避官府追杀,领着家人躲进猴坑,种黍植,代代繁衍。从那时起,猴坑一带多出好的记载,开始见诸史籍。

  时至今日,太平猴魁的核心产区,是以猴坑为中心的周围12个村民组,总面积19平方公里,区内有437户人家,1400余人口。然而论的品质与价格,猴坑的仍属最高。今年受大环境影响,高端价格回落,只有猴坑出品的干,价格基本没有往下掉。

  爬上一面陡峭的山坡,我们来到一棵“树王”前,它的枝条上系着不少红丝带,是村民举行新春开摘仪式时留下的信物。这棵“树王”与周围树的最大特点,就是芽叶肥壮。同是采摘“两叶包一芽”,别处鲜叶不过像是茉莉,就一小朵,而“树王”的芽叶,则是肥肥硕硕的一长根,用手估一估,足有八九厘米长。这简直不能称作“叶”,而应叫作“棵”。而采这样的“棵”,按理说一会儿采个十斤八斤的没问题,其实不然,因为猴魁采摘极为考究,有所谓“四拣八不要”:拣高山,拣阴山,拣生长旺盛的柿大棵,拣挺直茁壮的嫩梢;对夹叶、过大过小、瘦弱、叶片全开、生长不健全、色淡紫色、节间过长、有病虫害的芽叶,均不能要。另外加上一条:清晨朦雾中上山采,雾退即收工,一般只采到上午10时。因此一个采工一上午也就只能采个四五斤鲜叶。

  猴坑位于海拔700米以上的高山上,坑峪幽深,山水相映。园多是一小块一小块的,位于山的阴面,四周植被覆盖率超过90%,平时雾大雨多。土壤是变质页岩风化后形成的乌沙土,含有丰富的矿物质。这些不可复制的环境与条件,造就了它的独特品味。据说多年前南美洲的玻利维亚总统酷爱猴魁,曾经派人前来购买籽,聘请工,欲试验移植,费了很大功夫,却最终未获成功。

  身兼猴坑村党支部书记、猴坑村村委会主任和猴坑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的方继凡,领着我们在公司的一间室坐定,给我们每人冲泡了一杯猴魁新。苍绿色的干,遇水便很快变得嫩亮,在玻璃杯中竖直起来,杯子里于是只见不见水了。吮过兰花异香,再呷一口,顿觉香高鲜爽。紧接着,一股甘甜浓香的滋味,充溢舌颊。这大概就是所谓的“猴韵”了。“太平猴魁可是头泡香高,二泡味浓,三泡四泡幽香犹存。极品猴魁就是七泡八泡还有滋味呢。你们一定要多喝几道!”方继凡的劝,明显表示出一种“自命不凡”。我们由衷地回报以畅饮。

12

Tags: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痞子式笑hob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中茶所在陕西紫阳县举办红茶加工.. 下一篇陈宗懋院士在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陈亮:我的“中国茶”,我的慈善梦
陈亮  制图/张杨  名片  陈亮,女,汉族,1987年生于湖南邵东。红魔晶中药组方茶创始人,湖南美...
三款适合白领喝的“办公茶”
电梯、中央空调,有专人打扫的卫生间……工作在写字楼里的女孩看上去真是幸福。但是,当你脸上的皮肤被...
“出嫁”的姑娘必知的“以茶为礼”
中国古人曾认为茶有十德: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
专家支招 让你克服对蔬菜的“恐惧”
为了不吃蔬菜,人们总能想到各种各样的借口,连儿童都不例外--'妈妈,卷心菜太难吃了!','如果金枪鱼沙...
艾美特“绿卫士”引领环保清凉度夏新趋势
入夏正盛,各大空调冷气商大战在即。为适应消费市场节能减排趋势,将低碳环保行动执行到底,记者最近在...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