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西深山斜背茶带动村民致富 人均收入1万多
日期:2016-05-22 浏览:206次 
闽西深山斜背茶带动村民致富 人均收入1万多

福建的叶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出产的名茶种类很多,有闽南乌龙茶铁观音”,闽北“武夷岩茶”,闽东“白毫银针”,闽西漳平水仙、武平绿茶,但是,被写入历史经传承了300多年的闽西斜背却鲜为人知。

“我们老寨村的斜背在肩挑手扛年代就畅销到东南亚一带。去年,村民人均收入一万三千多元,逐步走上致富道路。”福建省龙岩市江山镇老寨村村主任陈华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脸上露出了丰收的喜悦。

江山镇地处新罗区西北部,位于国家4^***森林公园梅花山自然保护区南麓,距城区11公里,被定位为龙岩中心城市“后花园”。

斜背产于新罗区江山镇老寨村,具有生长地域的特殊性、制作工艺的典型性、文化的丰富性。1980年,斜背被评为“福建省十大地方传统名茶”,是1992年出版的《中国经》中所记载两个闽西叶之一,2008年被列入福建省首批“树优异种质资源保护名录”。

现年107岁的当代圣张天福,曾连续四年考察调研过龙岩斜背树、园、品。

记者驱车盘绕山路近两小时来到了老寨村,一幢幢小洋房鳞次栉比,村道干净、规整,在房子最里面的山头上立着“造福工程”四个大字。

以前村民居住分散,生活不便。2008年村民们下决心要建设新村。

在当时条件艰苦、财力薄弱的情况下,老寨村得到了龙岩市新罗区扶贫办的大力支持,陈华阳说,“老区扶贫办在我们村召开现场办公会,决定启动‘造福工程’,通过他们的资助,我们村才能够通过几次会议逐步把新村建设方案确定下来。”

“通过村民、村两委的大力帮助和协调发展,总投入130多万元,历时三年,老寨村的山头才被挖平整。”陈华阳说,2011年以后,村里68户老百姓自己出钱,整村搬迁,陆陆续续搬进了新居,才有了今天的新面貌。

据了解,村民的收入来源主要依靠种植叶、毛竹、竹笋,村里平均海拔1200米,常年雨雾弥漫、土壤湿润、气温较低、光照充足,这为树的生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是偏僻的山村、闭塞的交通、品种单一、散户生产等种种原因使斜背慢慢没落,甚至不少园中的也都成了“野”。

越来越火爆的叶市场让老寨村的村民们看到了商机,心想,斜背能否推向市场呢?

“我们家是村子里最先做的,已经有十几个年头了。”老寨村村民邓炘妹说,斜背香味美,而且生长在无污染的环境中,是纯天然的农产。

“以前纯手工做,繁琐又耗时的工序,加上用灶头生火炒,要是火候没把握好,就等于白忙活了。”邓炘妹介绍说,现在都是电气化时代,做可比以往轻松多了,用电烤不仅保留了手工制的口感,还提高了叶质量。

2015年1月底,龙岩新罗供电公司向老寨村新村投运“以电代柴”的项目,支持叶产业发展。农陈远景也有同感,“以前手工炒4、5个人最多炒30斤,而且时常炒到下半夜,火候还不好控制,容易炒焦,现在用电炒,一个晚上可以炒两三百斤叶,产量提高了,质量也提升了。”

江山供电所所长吴海云说:“现在作为老寨村的第一大产业,短期内用电量大,每年快到四月,我们供电所对区进行特巡,以保采期间的生产用电安全。”

陈华阳说,现在老寨村的不仅在龙岩地区畅销,还出口到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现在的老寨家家户户制,村里有6家叶加工厂,单单一季春茶,平均每户都能有两三万的收益,村民开始走上了致富路。”

Tags: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网络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千件藏品再现东方茶港辉煌 百年前.. 下一篇深圳龙岗1-4月茶叶制品出口量翻番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茶叶 18世纪欧洲最佳礼品
茶业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向东南亚诸多国家传播。宋、元期间,我国对外贸易的港口增加到八九处,这时的陶...
广州历史上茶叶引发的蝴蝶效应
2011年春节过后,发现一些曾经离开广州到外地去发展的朋友又回来了,而广州的这个春天也非常争气,没有...
花茶茶艺表演解说词
一、敬宣茶德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它集哲学、伦理、历史、文学、艺术为一体,是东方艺术宝库中的奇葩。...
明清茶馆:茶馆发展的黄金时期
明中叶以后,随着城市的繁荣,社会风气也发生了变化。许多人信奉'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李贽《焚书...
适宜白领女性喝的六款保健茶
现在以计算机维生的人越来越多了,但你知道吗!天天坐在计算机前面想要维系健康美丽,又要与岁月硬撑可...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